[发明专利]导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86593.3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8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细野刚;鸟居义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三国 |
主分类号: | B62D37/02 | 分类号: | B62D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高速行驶时降低车辆的空气阻力的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改善机动车的油耗,不只从费用的方面考虑,还要对环境有利,由此,研究并实现了各种技术。并且,作为改善油耗的方法之一,可以考虑降低车辆的空气阻力。具体来说,存在通过在车辆的下表面设置导流板来降低空气阻力系数(CD值)这样的方法。
一般来说,导流板是使扰流板这样的板状的部件从车辆的下表面向路面方向突出而成的部件。可是,如果是扰流板突出的状态,则扰流板在与路面上存在的路缘石等障碍物接触时容易被损坏,因此,不怎么能够增大突出量。即,难以设置降低空气阻力的效果较大的导流板。因此,开发出了这样的导流装置:使用电动致动器或马达等,以便在低速行驶时使扰流板收纳于车辆内,仅在高速行驶时使扰流板突出(专利文献1等)。
可是,如果配备致动器等,则部件变多,费用也会升高。因此,开发有不使用致动器等来开闭扰流板的导流装置,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使用螺旋弹簧的导流装置。
图7是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使用螺旋弹簧的现有的导流装置的说明图。在专利文献2的实施例中,成为这样的结构:螺旋弹簧向使扰流板的倾斜角变小的方向(在图7中绕逆时针)施力,在高速行驶时,扰流板60打开至在车辆50的下表面产生的负压力与螺旋弹簧的作用力平衡的位置(虚线的位置)。由此,实线的箭头所示的在低速行驶时流入到车辆50与路面40之间的行驶风,在高速行驶时变为如虚线的箭头所示那样地流动,从而降低了空气阻力。
可是,由于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结构是扰流板60朝车辆50的后方侧打开的结构,因此可以认为,虽然扰流板60受负压而打开,但却无法大幅地打开。由此可以认为,降低空气阻力的效果没有那么大。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8-20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3147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鉴于这种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不使用致动器等的简易结构就能够借助于行驶风有效地开闭的导流装置。另外,其目的也在于,通过形成为扰流板即使与路面上的障碍物接触也不容易损坏的结构,与以往相比,能够使扰流板大幅地突出,从而实现更大的降低空气阻力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导流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具有:扰流板,其以能够相对于旋转轴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机动车的车辆下表面,所述旋转轴沿车辆横贯方向设置;施力单元,其朝向使该扰流板向车辆前方侧转动的方向施力;以及止动件,其在所述扰流板相对于朝向车辆前方侧的方向的倾斜角度达到所希望的角度时限制所述扰流板的转动,当机动车的行驶风的风力变得比所述施力单元的作用力大时,所述扰流板相对于朝向车辆前方侧的方向的倾斜角度变大。
另外,优选构成为,将所述施力单元作为第1施力单元,所述止动件与所述扰流板经由第2施力单元连接起来,当所述扰流板相对于朝向车辆前方侧的方向的倾斜角度比所希望的角度小时,所述扰流板与所述止动件在受到第1施力单元的作用力的同时一体地转动,当所述扰流板相对于朝向车辆前方侧的方向的倾斜角度比所希望的角度大时,所述扰流板被第1施力单元和第2施力单元朝向所希望的角度施力。另外,所希望的角度优选为相对于朝向车辆前方侧的方向为90°的角度。
本发明的导流装置为简易结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高速行驶时的车辆的空气阻力。另外,能够形成为这样的结构:使用两个施力单元对扰流板施力,由此,扰流板即使与障碍物接触也不容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导流装置的概要图。
图2是示出导流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图,(a)是停车时或低速行驶时的状态,(b)是高速行驶时的状态。
图3是示出导流装置的实施例的侧视图,(a)是停车时或低速行驶时的状态,(b)是高速行驶时的状态。
图4是示出导流装置的第2实施例的立体图,(a)是停车时或低速行驶时的状态,(b)是高速行驶时的状态,(c)是障碍物与扰流板碰撞的状态。
图5是示出导流装置的第2实施例的侧视图,(a)是停车时或低速行驶时的状态,(b)是高速行驶时的状态,(c)是障碍物与扰流板碰撞的状态。
图6是从背面侧观察导流装置的第2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是使用螺旋弹簧的现有的导流装置的说明图。
标号说明
10、100:导流装置
11':扰流板;
11a:板部;
11b:扰流板安装部;
11b1:倾斜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三国,未经株式会社三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65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卷机侧向倒头架
- 下一篇:一种高速轧机辊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