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玉石的加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86926.2 | 申请日: | 201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4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松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松军 |
主分类号: | B28D1/00 | 分类号: | B28D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陈领 |
地址: | 511431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玉石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石的加工方法,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利用炖蜡处理操作使得玉石的润度(细腻度“水头”)更好,透明度得以提升,色彩效果更加艳丽,敲击声音更加清脆的玉石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玉石加工工艺一般包括围型、打磨和抛光等处理操作,但传统的加工工艺对于改变玉石的润度(细腻度或“水头”)有限,更不能改善玉石的透明度和色彩效果,但这恰恰是体现玉器价值的重要指标。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炖蜡处理操作使得玉石的润度(细腻度或“水头”)、透明度更好,色彩效果更加艳丽,敲击声音更加清脆的玉石的加工工艺包括:
a)围型:将玉石坯料塑造成产品外形,
b)炖蜡:将围型后的玉石置入加热的液态的蜡中。
所述步骤a)与步骤b)之间还包括:
a1)打磨:对围型后的玉石进行表面打磨处理;
a2)抛光:对打磨后的玉石进行表面抛光处理。
所述步骤b)对液态的蜡进行加热处理,使得液态的蜡的温度在60至110摄氏度之间。
对液态的蜡进行加热处理,使得液态的蜡的温度保持在70、90或者100摄氏度。
使得液态的蜡的温度保持在70、90或者100摄氏度的时间超过12个小时。
所述步骤b)中的玉石完全淹没入液态的蜡中。
所述步骤b)中对蜡进行加热处理,使液态的蜡持续处于沸腾状态。
使液态的蜡持续处于沸腾状态超过12小时。
使液态的蜡持续处于沸腾状态的时间为48、72或者168小时。
所述蜡为川蜡。
所述玉石坯料为晶体颗粒偏粗的和田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玉石的加工工艺通过对液态的川蜡进行持续加热,使得液态的川蜡可以沿着玉石晶体之间的缝隙流动,从而带动玉石内零星的颜色均匀的扩散开,使得玉石更具有润度(细腻度或“水头”),更加透明,使得产品的整体色彩效果更加艳丽,敲击声音更加清脆。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玉石的加工工艺的加工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玉石的加工工艺的具体过程为:
1、围型
将玉石坯料(原材料)按照产品需要塑造成符合产品需要的对应的玉石外形,如玉镯、吊坠、耳坠、戒指等产品(或镶嵌产品)的基本形状,此部分可以采用现有的围型方法和技术将产品塑造成产品的基本形状。
2、打磨
对围型后的玉石进行表面打磨处理,使其表面光滑并具有一定的细腻度,此部分可以采用现有打磨技术,具体打磨过程为:首先,在电动机带动高速旋转的粗砂盘(该砂盘为能够满足打磨需要的一定标号的粗砂盘,具体砂盘的标号应根据玉石材质晶体的细腻度在1000—2000#的粗砂盘之间选择)上,通过玉石产品与高速粗砂盘接触,磨去玉石产品表面的杂粒物,使打磨产品的表面逐渐光滑;当光滑到一定程度时,再换上较细的细砂盘(该砂盘标号在1600—1800#之间),重复上述打磨操作,直到玉石产品的表面光洁度达到最佳效果。
在打磨过程中打磨工人需要根据玉石晶体的颗粒细腻度、硬度,控制玉石与砂盘接触过程中的力度和接触的时长。
3、抛光
打磨后的玉石必须进行表面抛光处理,才可能将玉石的润度和“水头”体现出来,可以说玉石的润度和“水头”的好坏反映了加工工艺的好坏,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该玉石产品的价值。
此部分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具体为:将玉石产品置于皮质(以羊皮或牛皮为主)转盘上,通过高速旋转中的产品与转盘皮质面的不断的接触而达到抛光效果,可以说抛光过程在操作手法上与前述打磨方式有近似之处,但是,在抛光过程中需要在玉石的抛光部位不断涂抹钻石粉(钻石粉的标号为1-1.5号)来完成抛光,直到抛光达到最佳效果为止。
抛光完成后还需要将产品上残留的抛光粉清洗干净,现在主要用超生波来清洗,清洗不到的还需要用酒精来擦洗。
4、炖蜡
将抛光后的玉石进行炖蜡处理,是本发明专利涉及的最重要的工艺过程,它在改善玉石产品的“润度(俗称“水头”)”、“透明度”和“颜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松军,未经陈松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69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