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源转换器的省能控制器及省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7008.1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9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钟启晨;黄伟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崇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史新宏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源 转换器 控制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转换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源转换器的控制器。
背景技术
对于现代人来说,移动电话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大多数移动电话的电源转换器,通常称为充电器,在充电完成后没有自墙壁电源插座(wall outlet)上移除。根据统计,一个移动装置所消耗的电力的三分之二是在无负载状态下被浪费掉。这会增加不必要的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化石燃料消耗。
近来,世界前五大移动电话制造商自发地签署Charger Star Rating System Agreement。充电器将被标记上星级,此星级开始于评价出在无负载状态下待机功率消耗大于0.5W的零星级,而结束于在无负载状态下其待机功率消耗低于0.03W(30mW)的五星级。
发明内容
因此,此产业期望提出一种电源转换器,其能符合最严格的省能标准。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源转换器的省能控制器。此控制器包括延迟电路、检测电路、输出电路、计数器电路、唤醒电路以及脉宽调制电路。延迟电路决定延迟时间。当电源转换器的输出负载低于轻负载阈值时,检测电路驱动延迟电路。在延迟时间结束后,输出电路生成省能信号以终止电源转换器的调节。一旦在电源转换器的调节正被终止的期间内输出负载增加,电源转换器的调节将恢复。计数器电路耦接延迟电路,且被延迟电路来计数以决定睡眠周期。在睡眠周期结束之后,输出电路生成省能信号以终止电源转换器的调节。脉宽调制电路耦接检测电路,且生成用于调节电源转换器的切换信号。输出负载藉由检测与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相关联的反馈信号而被测得。当反馈信号变为高于回复阈值时,检测电路禁用省能信号。当电源转换器的多个切换脉冲的计数数量超过预定脉冲数量时,检测电路禁用省能信号。当电源转换器的调节终止时,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电压以及控制器的供应电压下降。唤醒电路耦接脉宽调制电路以及检测电路,以避免控制器的供应电压下降至低于关机阈值。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源转换器的省能方法。此方法包括:控制器以突冲方式在第一时区内启用至少一第一驱动脉冲群,以维持电源转换器的控制器的供应电压在大致固定的调节水平;当控制器的反馈信号低于突冲阈值时,决定模式周期;当模式周期超过睡眠周期时,禁用第一驱动脉冲群;当控制器的供应电压达唤醒阈值时,控制器以上述突冲方式在第二时区内启用至少一第二驱动脉冲群,以将控制器的供应电压拉回调节水平,其中,在第二时区内,电源转换器可响应负载变化;以及当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电流出现时,以连续方式在第三时区内启用第三驱动脉冲群。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根据本发明电源转换器的一实施例;
图2表示根据本发明控制器的一实施例;
图3表示反馈信号对应切换信号的切换频率的曲线;
图4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省能法则的流程图;
图5A表示根据本发明控制器中的省能电路的一实施例;
图5B表示根据本发明控制器中的省能电路的另一实施例;
图6表示当电源转换器由突冲切换模式进入深突冲切换模式时,切换信号、反馈信号以及供应电压的波形图;
图7表示当电源转换器由深突冲切换模式进入常规切换模式时,切换信号、反馈信号以及供应电压的波形图;以及
图8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电源转换器的省能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符号说明
图1:
5~变压器;
7~次级侧整流器;
8~输出电容器;
10~功率开关;
12~电流感测电阻器;
20~电容器;
31~初级侧整流器;
32~供应电容器;
33~电阻器;
34~基纳二极管;
35~光耦合器;
100~控制器;
CS~电流感测端;
FB~反馈端;
GND~接地端;
IO~输出电流;
IP~切换电流;
NA~辅助线圈;
NP~初级侧线圈;
NS~次级侧线圈;
OUT~输出端;
SW~切换信号;
VCS~电流感测信号;
VFB~反馈信号;
VO~输出电压;
VDD~电源供应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崇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崇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70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