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向带旋转运动气缸重载耦合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87085.7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8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振宇 |
主分类号: | F16D25/12 | 分类号: | F16D2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401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向 旋转 运动 气缸 重载 耦合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耦合器装置,其具体涉及一种轴向带旋转运动气缸重载耦合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工业机械手装置的发展较为缓慢,由于工业机械手要求设备体积小,活动方式灵活,在承载力大的情况下难于正常工作。所以,目前机械手的应用需要其他技术的支持,既应用材料学的支持、传动方式的支持、现场自动化控制与感知技术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全新的气缸耦合器装置,本装置在输入一轴动力的条件下对所连接机械手实现四种运动状态的变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轴向带旋转运动气缸重载耦合器装置,该装置对机械手的开合动作、整体的转动动作提供支撑,同时在长期承载传递大扭力的情况下扭力切换迅速有效。
轴向带旋转运动气缸重载耦合器装置,构造由基体、中间体、传动体、耦合器、轴体等组成。
耦合器基体与中间体和传动体嵌套配合安装,轴体和耦合器内嵌于基体、中间体和传动体之中,耦合器位于轴体之中,通过对轴体的传动使得轴体产生运动;轴体的轴向运动起到打开和闭合耦合器的作用,轴体的转动起到带动不同的下端部件的运动的方式。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1、 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对下端设备的四种运动状态的变化;
2、 动力切换速度快,没有误操作;
3、 设备故障率低耐用性强,备件更换简单高效,更容易应付极端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正视体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仰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耦合器立体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中间体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轴体正视图与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基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为了更清晰的描述耦合器装置部分机构采用了半透明的方式。
如图1、2、3、4所示,本发明是一种轴向带旋转运动气缸重载耦合器装置,由其中包含基体1、中间体2、传动体3、耦合器4、轴体5等5个部件组成,其中,轴体内嵌于传动体、中间体、基体之中,传动体位于中间体和基体之中,中间体位于基体和传动体之间,基体在整个物体之外。
如图5所示,基体1上包含有气道6、密封圈槽7、环形气槽8、作用缸壁9、耦合器接触体10、中间体限位腔11、防脱环12等,气道包含气缸作用气道,检测吹扫气道,密封圈槽内布防密封圈起防尘隔气的作用,作用缸壁主要用来运行气缸活塞与其配合作用,耦合器接触体与耦合器外立面配合作用是让耦合器轴向运动转动锁止,中间体限位腔的作用是包裹中间体同时限制中间体轴向运动允许中间体在其中转动,防脱环的作用是限制中间体轴向运动。
如图6所示,中间体2上包含有耦合器锁止体13、功能切换滑道14、轴限位滑道15、中间体限位槽16、密封圈槽17、托止器18等,其中,锁止体的作用是通过耦合器与其耦合或脱离实现中间体与基体的上锁与解锁,锁止体为外多方结构可与耦合器的内部多方结构耦合,功能滑道为中间体内部设置的暗槽所起作用是与轴体上端设置的功能切换体配合使用,功能切换体可以再暗槽中按照指定路线滑动或者是在暗槽中上下移动即暗槽存在轴向运动与转动的运动限位,中间体限位槽与集体防脱环配合作用是防止中间体在基体中的轴向运动,密封圈槽内布防密封圈起防尘隔气的作用,脱止器的作用是限制传动体轴向运动同时均匀化机构力学。
如图7所示,耦合器采用多方机构,其中多方的侧面平面所起的是轴向滑道和转动锁止作用。
如图8所示,轴体5上包含轴支撑棍19、轴气道20、多方驱动体21、功能切换体22、回位体23、密封圈槽24、侧气道25、多方传动体26等,其中,轴支撑体与基体、中间体、传动体配合作用是限制轴的运动,将轴的运动限制到只能沿轴向运动或转动,气道20为沿气道向下端传气,多方驱动体的作用是将上部传过来的扭力向下作用,功能切换体的作用是与中间体的功能滑道配合,运动轨迹限定为功能滑道中,进而将轴的运动轨迹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振宇,未经张振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70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