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子和旋转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7095.0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3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山岸俊幸;冈威宪;汤田丰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
主分类号: | H02K1/12 | 分类号: | H02K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子 旋转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子和旋转电机。
背景技术
常规上,用于诸如电动机的旋转电机的定子设置有多个齿。在这多个齿中,分别插入供绕组线缠绕的线轴。绕组线绕线轴的盘绕次数(也称为绕组线数或匝数)增大而增大占空系数,这有助于改善旋转电机的特性。例如,建议通过重叠由具有方形截面的被覆线沿相反方向缠绕的两个线圈以形成一组来提高占空系数(例如,参看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报No.2004-72824)。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绕线轴缠绕的绕组线布置在位于两个相邻的齿之间的空间中。也就是说,两个相邻的齿之间的空间变成用于绕组线的空间。最近,旋转电机变得能和数量增加的定子槽一起使用。槽数量增加得越多,两个相邻的齿之间的空间变得越小。结果,用于绕组线的空间减小,使得难以增大占空系数。
然而,为了改善旋转电机的特性,占空系数需要被增大。因此,在有限空间中优选地布置许多绕组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线圈在位于两个相邻的齿之间的有限空间中的占空系数的定子和旋转电机。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定子,所述定子包括:定子芯,所述定子芯具有大致环形的外芯和布置在该外芯内的内芯;以及线轴,所述线轴具有筒体部和凸缘部,绕组线绕所述筒体部缠绕,所述凸缘部形成为从所述筒体部立起,所述凸缘部具有自由端部以及多个弯曲部。
所述内芯以相等的间隙从所述外芯的圆心朝向外侧径向突出并且具有这样的齿,这些齿的外缘部抵接所述外芯的内周。所述筒体部被插入齿中使得所述凸缘部变得向外。所述多个弯曲部包括形成在所述筒体部和所述凸缘部之间的第一弯曲部以及形成为比该第一弯曲部更靠近自由端部侧的第二弯曲部。在所述外芯的内周上形成有向内突出的突起。所述突起可以位于所述齿的外边缘部的两侧并且定位在所述线轴的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弯曲部之间。
所述第二弯曲部可以朝向所述外芯弯曲。
所述线轴在所述第二弯曲部中的厚度大致可以与所述线轴在所述第一弯曲部中的厚度相同。
在所述凸缘部中,第三弯曲部可以形成为比所述第二弯曲部更靠近所述自由端部侧。
所述第三弯曲部的弯曲方向可以与所述第二弯曲部的弯曲方向相反。
所述线轴在所述第三弯曲部中的厚度大致可以与线轴在所述第一弯曲部中的厚度相同。
所述线轴在所述第三弯曲部的所述自由端部侧可以定位在比所述齿的所述外边缘部距外芯的圆心更远侧。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方面,旋转电机包括转子和上述定子,所述转子设置在所述外芯的外部或所述内芯的内部并且能绕所述圆心旋转。
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形。因此要理解的是,在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本发明可以与如本文具体描述的不同地实施。
有益效果
可以提高线圈在位于两个相邻的齿之间的有限空间中的占空系数。结果,能够改善旋转电机的特性。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参考下面的详细说明将会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从而将容易地获得对本发明和其许多伴随优点的更完整的认识。
图1示出了涉及实施方式1的马达的分解立体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定子的轴正交平面的剖面图;
图3示出了图2所示的定子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4示出了说明性图,其示出了当外芯和内芯两者都由相同的金属板材冲压(press)时外芯和内芯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5示出了轴正交平面中常规的定子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6示出了说明性图,其示出了当常规的外芯和内芯两者都由相同的金属板材冲压时外芯和内芯之间的位置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描述作为涉及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中的一种的马达(电动机)1。图1是涉及实施方式的马达1的分解立体图。马达1是内转子式马达。而且,永磁体作为磁场用于转子3中。马达1包括马达壳2、转子(旋转体、内转子)3、轴承12和定子(外定子)4。
马达壳2是构成马达1的外壁的壳体,该壳体在其上表面中开设有通孔2a。在马达壳2内,转子3作为场磁体布置。转子3包括轴5和转子芯6。在马达壳2和转子3之间布置有轴承12。转子3包括多个永磁体,这些永磁体顺次地布置为使极交替相异。这多个永磁体沿着转子3的周面周向地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安川电机,未经株式会社安川电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70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