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蓄电池集流体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7551.1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9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史忠立;方明学;李军;杨惠强;胡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73 | 分类号: | H01M4/73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蓄电池 流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池,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蓄电池的双集流体板栅。
技术背景
蓄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是按可再充电设计的电池,通过可逆的化学反应实现再充电。
蓄电池的主要部件是极板,极板由板栅和铅膏组成,板栅主要起支撑铅膏和传导电流的作用。板栅主要由极耳、边框筋、内框横筋和竖筋构成。
现有的板栅大多采用横筋条和竖筋条相互垂直的结构,且横筋条数量多于竖筋条,这种结构使得电流流经长,不利于大电流放电,并且易造成电流能量的损耗。而现有的电池竖筋条都采用上下粗细一样,由于电池电流是从极板底部向上汇集,电流逐步增大,载有相对较大的电流的上部筋条如果细了,便会导致电阻增大,影响筋条的导电能力。同时,极板中靠近极耳的上半部分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最高,从解剖电池板栅来看,现有的蓄电池中上半部分的板栅容易腐蚀而导致电池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蓄电池板栅不利于大电流放电,易造成电流能量损耗,且导电能力较差,电池寿命不长的问题,并且提高蓄电池的产品质量和电池性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蓄电池集流体,包括四根边框筋条围成的矩形边框,矩形边框的上边框筋条上设有极耳,矩形边框内设有纵横交错的若干横筋条和若干竖筋条。竖筋条由主竖筋条和副竖筋条构成,且主竖筋条与极耳在同一中心线上,若干副竖筋条等分设置于主竖筋条的两侧。横筋条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主竖筋条和副竖筋条,且呈斜向下分布(所述横筋条以与水平夹角为16°-32°向下倾斜);上边框筋条的横截面积以极耳为中心向两侧递减;横筋条、主竖筋条和副竖筋条的横截面积均以从上边框筋条向下的方向递减。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方案是,连接于主竖筋条的横筋条呈上下错开设置于主竖筋条两侧表面,连接于副竖筋条的横筋条,其连接位置与副竖筋条位于主竖筋条左右两侧的方向一致。即副竖筋条位于主竖筋条左侧,则横筋条连接于副竖筋条左侧,反之亦然。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主竖筋条的表面积是任一根所述副竖筋条表面积的1.45-1.96倍。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主竖筋条连接于上边框筋条这一端的横截面积为另一端的1.18-1.47倍。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副竖筋条连接于上边框筋条这一端的横截面积为另一端的1.1-1.3倍。
或者所述主竖筋条和副竖筋条与上边框筋条连接端呈圆弧过渡向下延伸;所述主竖筋条连接端位于圆弧下部的横截面积为另一端的1.18-1.47倍;所述副竖筋条连接端位于圆弧下部的横截面积为另一端的1.1-1.3倍。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横筋条连接于主竖筋条和副竖筋条这一端的横截面积为另一端的1.12-1.25倍。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 所述上边框筋条在所述极耳的中心线处的横截面积是两端横截面积的1.22-1.38倍。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横筋条3之间的间距相等,靠近上边框筋条或下边框筋条的任一根横筋条3,其与上边框筋条或下边框筋条之间的最近距离约等于两横筋条3之间距离的二分之一。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板栅结构简单,斜向下的横筋条不但起到了支撑铅膏的作用还起到了副流体的作用,之下而上不断增粗的主集流体以及副集流体,提高了耐腐蚀性能、增强导电能力,以及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能够大幅度的提高蓄电池的产品质量并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蓄电池集流体。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双集流体板栅包括四条边框筋条围成的矩形边框1,边框的上边框筋条11上设有一极耳12,极耳12偏于上边框11中心线的一侧。上边框筋条11的横截面积以极耳12为中心,在极耳12的中心线处面积最大并向两侧递减,并且上边框筋条11在极耳中心线处的横截面积为两端横截面积的1.22-1.38倍。矩形边框1内部设有若干竖筋条,其中在极耳12的中心线上的为主竖筋条2,主竖筋条2连接于上边框筋条11一端的横截面积为另一端的1.18-1.47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竖筋条2与上边框筋条连接端呈圆弧过渡向下延伸,所述主竖筋条2连接端位于圆弧下部的横截面积为另一端的1.18-1.47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75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丝机正冲落料主模结构
- 下一篇:一种波导翻边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