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区域地基增强PPP-RTK模糊度单历元固定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87988.5 申请日: 2013-03-19
公开(公告)号: CN103176188A 公开(公告)日: 2013-06-26
发明(设计)人: 邹璇;葛茂荣;施闯;刘经南;唐卫明;楼益栋;宋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大学
主分类号: G01S19/04 分类号: G01S19/04;G01S19/44
代理公司: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代理人: 薛玲
地址: 430072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区域 地基 增强 ppp rtk 模糊 度单历元 固定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区域地基增强PPP-RTK模糊度单历元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计算得到基准站处CA/P1伪距非差观测值残差和消除模糊度影响的L1、L2载波相位非差观测值残差,并将其作为区域地基增强信息播发给网内用户,具体包括:

步骤1.1、利用IGS实时精密卫星轨道、实时精密卫星钟差产品、以及全球均匀分布的基准站的观测数据按照常规PPP-RTK方法实时计算卫星硬件延迟UPD;

步骤1.2、对备选星间单差模糊度的固定可行性进行优化排序;

步骤1.3、利用实时计算的卫星硬件延迟UPD信息和固定可行性的排序对每个区域地基增强基准站的观测数据进行PPP-RTK模糊度固定,获得其星间单差模糊度固定解;

步骤1.4、设定参考卫星,根据已知的地基增强基准站坐标,利用公式(1)反算得到卫星轨道、卫星钟差、大气折射等对应的CA/P1伪距误差信息和L1、L2相位误差信息,即此时基准站的伪距非差观测值残差OmcP1和消除模糊度影响的相位非差观测值残差OmcL1和OmcL2,并将其作为区域地基增强信息播发给网内用户;

OmcP1=OP1-ρ-ct+cT+MP1

OmcL1=(OL1+NL1L1-ρ-ct+cT+ML1  (1)

OmcL2=(OL2+NL2L2-ρ-ct+cT+ML2

其中,OP1、OL1、OL2为基准站处的CA/P1伪距和L1、L2相位观测值,NL1、NL2为按照PPP-RTK方法计算得到的基准站处L1、L2非差模糊度,λL1、λL2为L1、L2相位观测值波长,ρ为测站卫星间几何距离,c为真空中的光速,t、T为接收机和卫星钟差,MP1、ML1、ML2为CA/P1伪距、L1、L2观测值的改正量;

步骤2、用户根据其自身近似坐标得到与周边区域地基增强基准站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通过对获取的周边基准站区域地基增强信息进行拟合内插,计算用户处对应的地基增强信息,将用户处载波相位和伪距观测值进行精化;

步骤3、按照区域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用户模糊度固定的三步法快速解算其宽巷和无电离层组合模糊度;

采用由宽巷模糊度、L1模糊度到无电离层组合观测值模糊度逐步固定的三步法解算用户星间单差模糊度,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利用精化后的CA/P1伪距观测值和精化后的宽巷载波相位观测值组成星间单差联合观测方程,如公式(2)所示,通过LAMBDA算法搜索星间单差宽巷模糊度▽NWL,并辅以RATIO检验判定模糊度固定结果的有效性;

O^P1=ρ-cT-MP1O^WL=ρ-cT-MWLλWL-NWL---(2)]]>

其中,▽ρ为测站卫星间几何距离的星间单差结果,c为真空中的光速,▽T为星间单差卫星钟差,▽MP1、▽MWL为CA/P1伪距、宽巷相位观测值的星间单差改正量,λWL为宽巷相位观测值波长;

步骤3.2、将精化后的宽巷载波相位距离观测值与精化后的无电离层组合载波相位观测值组成星间单差联合观测方程,如公式(3)所示,计算无电离层组合模糊度浮点解▽NIF,按照公式(4)计算得到星间单差L1模糊度的浮点解▽NL1

O^WL=ρ-cT-MWLλWL-NWLO^IF=ρ-cT-MIFλIF-NIF---(3)]]>

NL1=fL1+fL2fL1NIF-fL2fL1-fL2NWL---(4)]]>

其中,▽MIF为无电离层组合观测值星间单差改正量,λIF为无电离层组合相位观测值波长,fL1、fL2为L1、L2观测值的频率;

利用星间单差宽巷模糊度▽NWL按照公式(5)计算得到星间单差L1模糊度的近似值并将其作为L1模糊度解算时的虚拟观测方程加入法方程;

N~L1=fL1fWLNWL+cfL1O^WL+fL1fWLMWL-cfWLO^L1-fL1fWLML1cfWL---(5)]]>其中,fWL为宽巷观测值的频率,为精化后的用户星间单差L1观测值,▽ML1为L1观测值星间单差改正量;

步骤3.3、通过LAMBDA算法搜索星间单差L1模糊度,并辅以RATIO检验和公式(6)判定L1模糊度固定结果的有效性;

|NL1-N~L1|<e---(6)]]>

误差阈值e由观测噪声和区域地基增强信息的精度决定,e=0.5;

利用模糊度▽NWL、▽NL1,根据公式(7)计算获得无电离层组合观测值对应星间单差模糊度的固定解▽NIF,并得到相应的模糊度固定解定位结果;

NIF=fL1fL2fL12-fL22NWL+fL1fL1+fL2NL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区域地基增强PPP-RTK模糊度单历元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的实现方法为:假定某区域地基增强基准站处可观测n颗卫星,将其按照测站处卫星高度角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卫星列表为S1、S2…Sn-1、Sn,由于卫星高度角与斜路径方向对流层延迟映射函数直接相关,对于任意一颗可视卫星,选择与其高度角最接近的另一颗卫星组成单差,此时对流层延迟映射函数的星间单差结果最小,天顶对流层延迟的残余误差对该组星间单差无电离层组合模糊度估值的影响也会相对最小,因此按照以下原则对备选星间单差模糊度的固定可行性进行排序、选择:

1)组成星间单差模糊度的两颗卫星的高度角差值最小;

2)对备选星间单差模糊度按照其对应两颗卫星的平均高度角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3)从全部备选模糊度中选取一组相互独立的星间单差模糊度进行解算;

按照以上模糊度固定可行性排序原则,最终的备选星间单差模糊度按固定可行性从高到低的顺序为:S1oS2、S2oS3…Sn-1oS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798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