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板瓢曲测量仪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88052.4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1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舒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30 | 分类号: | G01B1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板 测量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测量薄板瓢曲的薄板瓢曲测量仪,是一种针对钢铁厂生产的薄板采用离线或在线方式对其进行瓢曲检测的便携式测量装置,属于表面检测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薄板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会产生浪形、瓢曲或旁弯的表面缺陷。对于板带钢产品,都不允许有明显的浪形和瓢曲。目前市场用户薄板产品的表面质量要求很高,其中浪形、瓢曲的要求犹为突出。
目前对薄板瓢曲的检测主要是采取目测,从钢卷中找到瓢曲部位切除下来,放置在平台上,通过人工用眼观察和直尺的测量,将钢板表面瓢曲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果,其缺点:一是无法准确的测量出被测钢板的瓢曲数据,因为多个人对同一瓢曲测量数据会产生偏差;二测量时运用的是精度为0.5mm的测量器具,对瓢曲测量精度有很大影响;三瓢曲部位须从钢卷上剪切下来进行测量,有些不明显的瓢曲是否测量无法准确判断,容易造成其表面一些瓢曲超差而漏检。
随着钢材市场对硅钢带钢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薄板带钢表面瓢曲质量检测、监控和记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制薄板瓢曲测量仪,用于替代人工测量,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测量薄板瓢曲的便携式测量装置,用于替代人工测量并保证测量准确性。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薄板瓢曲测量仪,包括:测量台架1和设于测量台架1的控制面板3,其中,在该控制面板3上设有开关按钮3-1和显示存储装置3-2,测量装置移动拨块6、齿轮编码器支架9、齿轮支架10、同步齿轮11、同步齿轮12、同步皮带13、联轴器14、编码器15、导轨16、滑块17、激光传感器支架18、激光测高仪或激光二维扫描传感器19、极限条20、光电传感器21、光电传感器22、USB数据导出插口23,其中,所述测量台架1内安装有所述齿轮编码器支架9、齿轮支架10和导轨16;且齿轮编码器支架9上用二个轴承螺和轴安装有同步齿轮12通过联轴器14安装有所述编码器15。
进一步地,优选的结构是,所述齿轮支架10上用二个轴承螺和轴安装有同步齿轮11,且所述同步齿轮11和同步齿轮12通过同步皮带13配合同步运动;所述滑块17和导轨16配合安装并在导轨16滑动,测量装置移动拨块6安装在滑块17,测量装置移动拨块6的两夹块用螺丝夹住同步皮带13,测量装置移动拨块6用螺丝安装有激光传感器支架18和极限条20。
进一步地,优选的结构是,所述激光测高仪或激光二维扫描传感器19安装在激光传感器支架18上;所述光电传感器21的两底脚用螺丝分别安装在测量台架1和齿轮编码器支架9上,且所述电源充电插座4和USB数据导出插口23分别安装在测量台架1上。
进一步地,优选的结构是,还设有测量仪提手2,其两端与所述控制面板3相连接。
进一步地,优选的结构是,所述测量台架1四个底脚上分别设有可调底脚5,且所述可调底脚5设于具有平面的钢板8之上。
进一步地,优选的结构是,所述控制面板3上还设有电源盒盖板3-3、充电电池3-4、电源充电插座4,其中,所述充电电池3-4设于电源盒盖板3-3之下。
进一步地,优选的结构是,所述显示存储装置3-2选取平板电脑或单片机装置。
本发明采取了上述方案以后,不仅满足离线测量还可在钢带不切断的情况下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直接存储在显示存储装置上,该测量装置设计科学合理便携,测量精度高,操作和维护更方便,具有很好的效果。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得本发明的上述优点更加明确。其中,
图1为本发明瓢曲测量仪的外形结构三维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瓢曲测量仪的去外罩外形结构三维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瓢曲测量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瓢曲测量仪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瓢曲测量仪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发明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科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80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