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1-庚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9692.7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8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韩春卉;吴红飞;张立超;栗同林;刘珺;祁彦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11/02 | 分类号: | C07C11/02;C07C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刘华联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庚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1-庚烯的方法,具体涉及乙烯和内烯烃间进行的交叉复分解反应来制备1-庚烯的方法。
背景技术
α-烯烃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应用于合成润滑油基础油、共聚单体、表面活性剂、增塑剂、杀菌剂、以及乳化剂等化工产品。由于α-烯烃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国内外一些主要的生产商正在不断扩大生产能力。
目前生产α-烯烃的方法主要有石蜡裂解法、抽提及混合C4分离法、乙烯齐聚法、伯醇脱水法、烯烃复分解法等。基于复分解反应来制造烯烃的方法如中国专利CN101048356A公开了一种乙烯与2-丁烯复分解生产丙烯的方法是在微粒负载催化剂PdO的存在下,1-丁烯异构化2-丁烯并分离2-丁烯,然后再复分解催化剂的存在下,使2-丁烯与乙烯复分解反应形成丙烯的过程。国际专利WO2005040077A2发明了一种合成不饱和醇类的方法。该发明提供了一种由不饱和醇,包括羟基取代的不饱和脂肪酸酯或者脂肪酸酯等与乙烯进行复分解反应制备至少一种不饱和产物。该专利只局限于不饱和脂肪酸酯或者脂肪酸进行烯烃复分解反应。中国专利CN102123979A发明了一种通过烯烃复分解由内烯烃合成末端烯烃的方法。该发明要求反应温度至少35℃,且要求烯烃底物与所述交叉复分解同伴都是液体。并且烯烃复分解反应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备1-庚烯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钌催化剂催化乙烯与内烯烃进行交叉复分解反应。本发明可以使双键不在端位的烯烃和含有支链的烯烃转换为α-烯烃。并且在反应时间较短、温度较低的条件下催化剂就能达到很好的催化活性。
提供了一种制备1-庚烯的方法,包括: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将乙烯与内烯烃接触进行交叉复分解反应,得到所述1-庚烯;
所述的催化剂由式(I)所示的化合物和/或式(II)所示的化合物组成:
其中X为氧或硫;
M和M’为钌或锇;
R’选自氢或C1-20烷基;
R选自氢或C1-20烷基,C1-20烷氧基,C6-20芳基,硝基,氨基或卤素;
L1和L1’各自独立地选自阴离子型基团,优选卤素或硝酸根;
L2和L2’各自独立地选自中性基团,优选各自独立的选自以下官能团:三环己基膦、三苯基膦、含氮杂环、三(磺化苯基)膦、胺、酰胺、醚和亚砜;
m和n各自独立地为0~4的整数,且m和n的总和为4;
m’和n’各自独立地为0~3的整数,且m和n的总和为3。
在本发明中,所述C1-C20烷基选自以下官能团:甲基、乙基、丙基、1-甲基乙基、丁基、1-甲基丙基、2-甲基丙基、1,1-二甲基乙基、戊基、1-甲基丁基、2-甲基丁基3-甲基丁基、2,2-二甲基丙基、1-乙基丙基、己基、1,1-二甲基丙基、1,2-二甲基丙基、1-甲基戊基、2-甲基戊基、3-甲基戊基、4-甲基戊基、1,1-二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丁基、1,3-二甲基丁基、2,2-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3,3-二甲基丁基、1-乙基丁基、2-乙基丁基、1,1,2-三甲基丙基、1,2,2-三甲基丙基、1-乙基-1-甲基丙基或1-乙基-2-甲基丙基。
C1-C20烷氧基选自以下官能团: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OCH2-C2H5]、异丙氧基[-OCH(CH3)2]、正丁氧基、1-甲基-丙氧基[-OCH(CH3)-C2H5]、2-甲基-丙氧基[-OCH2-CH(CH3)2]、叔丁氧基[OC(CH3)3]、正戊氧基、1-甲基丁氧基、2-甲基丁氧基、3-甲基丁氧基、1,1-二甲基丙氧基、1,2-二甲基丙氧基、2,2-二甲基-丙氧基、1-乙基丙氧基、正己氧基、1-甲基戊氧基、2-甲基戊氧基、3-甲基戊氧基、4-甲基戊氧基、1,1-二甲基丁氧基、1,2-二甲基丁氧基、1,3-二甲基丁氧基、2,2-二甲基丁氧基、2,3-二甲基丁氧基、3,3-二甲基丁氧基、1-乙基丁氧基、2-乙基丁氧基、1,1,2-三甲基丙氧基、1,2,2-三甲基丙氧基、1-乙基-1-甲基丙氧基或1-乙基-2-甲基丙氧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96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