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可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光电催化电极材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9882.9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2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凌杰;雷惊雷;马保健;何建新;张洁;潘复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11/26 | 分类号: | C25D11/26;C22F1/1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张先芸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高效 降解 有机 污染物 光电 催化 电极 材料 方法 | ||
1.一种制备可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光电催化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①海绵钛基底的超声除油、清洗:将纯度为99.5%的海绵钛片依次在丙酮、异丙醇、甲醇、纯水中各自超声清洗5分钟,烘干;
②阳极氧化:以经过步骤①处理的清洁的海绵钛片为阳极,以石墨片为阴极,海绵钛片与石墨片的面积之比为1:5~10;以含0.05~0.25摩尔/升氟化物的乙二醇含水溶液为阳极氧化液进行阳极氧化处理,阳极氧化电压为30~60伏,温度为10~30℃,时间为0.5~2小时;得到以海绵钛为基底的高度有序排列的TiO2纳米多孔薄膜;
③退火:将步骤②阳极氧化处理后的表面生长了TiO2纳米多孔薄膜的海绵钛片置于室温下的马弗炉中升温至450~550℃,退火2~3小时,自然冷却后取出,得到用于光电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电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光电催化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物为氟化铵、氟化钾、氟化钠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光电催化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二醇含水溶液中乙二醇和水的体积比为5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988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