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自动药丸灌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9908.X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9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杜宪义;关桂菊;李继军;刘翠萍;赵海龙;李樱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10 | 分类号: | B65B1/10;B65B1/3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维斗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自动 药丸 灌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药丸定量灌装设备,具体是一种半自动药丸灌装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中医药的进步和发展,使用药丸来代替熬制中药不仅节省时间而且方便储存和使用,因此中药产品中的蜜丸、水丸、水蜜丸等各种药品普遍受到欢迎和使用。但是在丸剂数粒灌装时,现在多采用振动排料,通过各种大型设备振动使药丸成一定规律排列,然后对排列整齐的药丸进行计数灌装。这种方式要求药丸颗粒具有一定的质量,只能适应糖丸、胶囊等直径和质量较大的丸剂,而对于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滴丸药剂,由于其丸径小,重量轻,无法采用现有的加料装置进行数粒灌装,因此无论大小制药企业长期以来一直采用手工数粒灌装,不能进行机械化自动数粒灌装,影响生产效率及产品档次的提高。在药丸产量较大时,生产人员手工灌装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长时间的重复性动作造成工人疲累,易导致出现灌装数出错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的半自动药丸灌装装置,提高手动灌装药丸的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半自动药丸灌装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药丸储箱,药丸储箱与基座之间通过一斜板连接;药丸储箱为上下锥形桶,药丸储箱的底端口与斜板之间设有活动抽板;所述抽板上设有若干送药孔,抽板的一端通过弹簧固定在斜板上;所述斜板的底面固定有滑轮,滑轮上设有拉线,拉线的一端与抽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竖直向下连接有踏板。
所述药丸储箱的上部固定设有电机,电机连接有搅拌轴延伸至药丸储箱的内部。
所述弹簧复位时抽板上的送药孔位于药丸储箱的端口内。
所述斜板的下端设有灌装口。
所述抽板伸出后送药孔位于灌装口的上方。
所述送药孔的直径大于药丸直径且小于1.5倍的药丸直径,所述抽板的厚度与药丸直径相等。
所述斜板的中间设有与拉线配合的拉线缝,所述拉线与抽板上的弹簧连接处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通过上述方案得出:由于通过在抽板上设置送药孔,可按照药剂的需要量,设定孔的多少来确定每次取放的药丸数量,做到快速定量取药。通过脚踏板拉动抽板送出药丸,方便给药,提高效率。在药丸储箱的上部设有搅拌电机,可使药丸在箱体内不断滚动保障每次能将抽板中的送药孔内放入药丸。本发明的灌装装置机构简单,所用材料花费较低,动作可靠,操作方便易掌握,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可以很好的提高工人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
由此可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抽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4为图3灌装药丸时的动作示意图。
其中,1为电机,2为药丸储箱,3为弹簧,4为斜板,5为基座,6为抽板,7为灌装口,8为踏板,9为拉线, 10为送药孔,11为灌装袋,12为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半自动药丸灌装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基座5,基座5上设有药丸储箱2,药丸储箱2与基座5之间通过一斜板4连接;药丸储箱2为上下无盖的锥形桶,药丸储箱2的底端口与斜板4之间设有活动抽板6。如图2所示,所述抽板6上设有能盛放按照需要所订药量的送药孔10,抽板6的一端通过弹簧3固定在斜板4上,斜板4的下端设有灌装口7。
如图3所示,斜板4的底面固定有滑轮12,滑轮12上设有拉线9,拉线9的一端与抽板6固定连接,另一端竖直向下连接有踏板8。在斜板4的中间设有与拉线9配合的拉线缝,所述拉线9与抽板6上的弹簧连接处连接。药丸储箱2的上部固定设有电机1,电机1连接有搅拌轴延伸至药丸储箱2的内部。弹簧3复位时抽板6上的送药孔10位于药丸储箱的下端口内。如图4所示,在踏板8拉动抽板6伸出后,送药孔10位于灌装口7的上方,使得药丸下落到灌装袋中。所述送药孔10的直径稍大于药丸直径,所述抽板6的厚度略小于药丸直径。
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99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踩双刹式紧急制动婴儿拖车
- 下一篇:一种加热鞍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