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易控刹车的儿童两用安全载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9942.7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7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7/12 | 分类号: | B62B7/12;B62B9/08;B60N2/2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北屯***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刹车 儿童 两用 安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可作为汽车安全座椅或手推车使用的两用载具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易控刹车的儿童两用安全载具。
背景技术
依据我国《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一到四岁幼童乘坐小型车后座,应使用安全座椅,可是现有安全座椅大部份并无法转换成手推车使用,造成家长须在车上备置另外一台手推车,以便能提供幼童代步使用,但此举除相当占用车上空间外,亦会有额外的金钱消费支出;是以,目前已有发明人研发出可两用转换作为安全座椅或手推车使用的发明。
但以,目前可见能作为汽车安全座椅或手推车使用的儿童两用安全载具,其刹车方式,主要由单一机构对单一轮体进行制动,因此当欲刹车时,必须针对不同轮体上的机构进行扳动,而有较为麻烦、且不够便利控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控刹车的儿童两用安全载具,其能以单一动作控制所有后轮的刹车,以达到便于控制的功效。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易控刹车的儿童安全载具,包含有:
一座椅;
一轮架组,设置于座椅上,并可受外力作用而于一收纳位置至一展开位置间进行往复的枢摆,该轮架组具有一设置于座椅上的杆架、两设置于杆架上的前轮及两设置于杆架上的后轮,各后轮具有若干环设的制动槽;
一刹车组,具有一连动单元、一踏板及两刹车制动板,该连动单元设置于轮架组的杆架上,踏板与连动单元连接而同动,且踏板可受外力作用而于一下踏位置至一上扳位置间进行往复的枢摆,刹车制动板与连动单元连结;
当该踏板位于下踏位置时,踏板连动该连动单元而带动刹车制动板伸入于各后轮的制动槽内,当踏板位于上扳位置时,踏板连动该连动单元而带动刹车制动板自制动槽内伸出。
所述的座椅具有一供乘坐的座椅本体、两分别设置于该座椅本体左右边上的扶手、一设置于座椅本体底部位置的罩壳,该罩壳具有一收纳空间,当轮架组位于收纳位置时位于收纳空间内。
所述的座椅更具有两分别设置于该各扶手外侧上的第一挂件及两分别设置于该座椅本体背面顶缘的第二挂件。
所述的座椅更具有一握把组,握把组具有两平行设置于座椅本体背面的立管、两分别滑动配接于立管上的滑移管及一桥接于两滑移管顶端间的握把,该握把可受外力作用而于一拉出位置至一缩回位置间进行往复的滑移。
所述的座椅更具有一控制件,该控制件滑接于握把组的两立管上,并可受外力作用沿该立管进行于一上拉位置至一下移位置间的往复滑动与定位,控制件并与轮架组连结,使当控制件位于上拉位置时,该轮架组被拉移至收纳位置,当控制件下移时,该轮架组被拉移至展开位置。
所述的轮架组的杆架具有两分别错开枢接于控制件左右两端上的前杆与后杆、一枢接于前杆与座椅本体间的前支杆及一枢接于后杆与座椅本体间的后支杆,该两前轮分别枢接于杆架的各前杆底端上,两后轮分别枢接于杆架的各后杆底端上。
所述的刹车组的连动单元具有两固定座、一罩板、两齿轮及一连动轴;该两固定座固设于轮架组上,该罩板连接于两固定座间,罩板上具有一贯穿两相对端的穿孔及一位于穿孔中段位置的设置区,该两齿轮分别枢设于各固定座内,而可原地转动并与刹车制动板啮接,该踏板具有一踩踏部及一与该踩踏部一体连接的连动部,踏板的连动部位于连动单元的设置区中,以由连动轴穿入于罩板的穿孔与踏板的连动部中,并将连动轴的两端分别与各齿轮固接,使齿轮经由连动轴而与踏板同动。
所述的连动轴为一非圆形断面的杆体;踏板的连动部上具有一贯穿两侧的连动孔,且连动孔为一非圆形断面孔,连动轴穿入于连动孔中。
所述的两刹车制动板分别具有一制动部及一与该制动部一体连接的齿排部,各刹车制动板的各齿排部分别与连动单元的各齿轮啮接,当踏板位于下踏位置时,刹车制动板的制动部伸入于各后轮的制动槽内,当踏板位于上扳位置时,刹车制动板的制动部自该制动槽内伸出。
所述的刹车组更具有两导引座,设置于轮架组上,且各导引座上分别具有一导引槽,以由导引槽供刹车制动板穿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使用过程中仅需使用者的单一动作便能对两后轮进行同步的制动或松放,以达到便于控制的功效,而能大幅地增进使用上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轮架组位于展开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轮架组位于收纳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双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99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身后部结构
- 下一篇:一种压力控制流量放大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