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驾驶员头颈移动特征识别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0223.7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8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雷剑梅;陈旻;何世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21/06 | 分类号: | G08B21/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驾驶员 头颈 移动 特征 识别 疲劳 驾驶 检测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驾驶员头颈移动特征识别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检测步骤为:
1)在车内驾驶位侧面设置摄像头,该摄像头用于从侧面采集驾驶员头颈部图像;
2)图像处理单元每隔一个间隔时间T保存一组步骤1)中摄像头采集得到的图像,并利用人体皮肤与车内环境图像特征之间的差异,将驾驶员头颈部侧面图像的轮廓线提取出来;
3)根据步骤2)中得到的若干组连续的驾驶员头颈部侧面图像轮廓线形成驾驶员头颈部移动特征,并将其与人体瞌睡状态时的头颈部移动特征进行比较判断,若驾驶员头颈部移动特征符合瞌睡状态要求,则认为驾驶员属于疲劳驾驶并发出报警提示;否则重复步骤2),并持续循环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驾驶员头颈移动特征识别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隔时间T为1-30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驾驶员头颈移动特征识别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形成的驾驶员头颈部移动特征是由若干组连续的驾驶员头颈部侧面图像轮廓线变化值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驾驶员头颈移动特征识别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在驾驶员两侧均设有,单侧的摄像头为一个或两个,所有摄像头得到的图像经过图像融合后形成立体图像,图像处理单元将该立体图像的轮廓线提取出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驾驶员头颈移动特征识别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为驾驶员同侧的一个或两个,该一个或两个摄像头形成的图像为平面图像,图像处理单元将该平面图像的轮廓线提取出来。
6.一种基于驾驶员头颈移动特征识别的疲劳驾驶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采集单元,用于从侧面采集驾驶员头颈部图像;所述图像采集单元为安装在车内驾驶位侧面的摄像头;
图像处理单元,用于提取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驾驶员头颈部侧面图像的轮廓线;
轮廓线移动特征计算单元,用于将相邻两轮廓线的变化值计算出来,若干连续的轮廓线变化值构成驾驶员头颈部移动特征;
疲劳驾驶判断单元,用于将驾驶员头颈部移动特征与人体瞌睡状态时的头颈部移动特征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处于瞌睡状态,如果处于瞌睡状态,则认为属于疲劳驾驶;
疲劳驾驶报警装置,用于出现疲劳驾驶时发出报警提示;
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图像处理单元、轮廓线移动特征计算单元、疲劳驾驶判断单元和疲劳驾驶报警装置顺序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驾驶员头颈移动特征识别的疲劳驾驶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为四个,四个摄像头分别安装在汽车左右两侧的A柱和B柱上并朝向驾驶员头颈部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022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