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火灾检测的双天线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90471.1 | 申请日: | 201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2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易卫东;杨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1/06;H04W84/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9 北京市石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火灾 检测 天线 无线 传感器 网络 节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传感器网络领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特别是涉及用于火灾检测的新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指有大量无线传感器节点籍由无线通信的方式组成的信息传播网络,在军事、工业、交通、安全、医疗、家庭和办公环境等众多场合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是当前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技术之一。而具有火灾检测功能、自动报警并自动灭火装置的消防系统已成为人民生产、生活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应用到火灾检测系统中,可以提高火灾检测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降低系统安装成本和维护成本,缩短施工周期。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需要完成信息采集、处理和传播的功能,同时要求成本低、功耗低。无线传感器节点一般由电池供电,在不更换电池的情况下要求能够工作数月至数年之久。我国发明专利CN101068174,CN101009623公开的传统的无线传感器节点包括信息采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如何在成本和功耗限制下,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信息的可靠传输,是无线传感器网络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同时,信息的可靠传输,也是火灾检测系统的重中之重。
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信息传输的可靠性有多种途径。本发明设计的用于火灾检测的新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其中路由节点采用了双天线技术,可以在相对于传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只增加少量硬件成本和能量消耗的条件下,增大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通信距离,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信息传输的可靠性;而其感测节点,工作于单天线模式下,以节省能量消耗,并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针对当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通信距离短,数据传输可靠性低,以至于难以应用于火灾检测系统中的特点,设计了用于火灾检测的新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及相应的通信方法。其中用于火灾检测的新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包括基于双天线技术的路由节点和基于单天线技术的感测节点。
技术方案:首先,在火灾检测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路由节点上配备双天线,在感测节点上配备单天线。其次,火灾检测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路由节点中采用了一种双天线空时分集方法来收发数据,同感测节点以及其他路由节点通信。一种双天线空时分集方法,该方法是这样实现的:
路由节点作为发送方时,将用户比特数据进行一系列映射、调制、扩频和空时编码等变换后,得到两路数字信号,每路信号都是全部用户数据信号的不同表现形式,该两路数字信号分别承载在发送方的天线甲和天线乙上,发射给接收方。
路由节点作为接收方时,分别对天线甲接收到的两路信号和天线乙接收到的两路信号进行一系列译码和变换后,得到最终的对原始数据的估计。
有益效果:该发明所组成的用于火灾检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在相对于传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只增加少量硬件成本和能量消耗的条件下,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同时可以提高火灾检测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降低系统安装成本和维护成本,缩短施工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火灾检测无线传感器网络示意图。
图中101.感测节点,102.路由节点,103.监控终端,111.感测节点与路由节点的无线链路,112.路由节点与路由节点的无线链路,113.路由节点与监控终端的链路。
101感测节点监控特定区域,通过111感测节点与路由节点的无线链路,可以与102路由节点通信,102路由节点通过112路由节点与路由节点的无线链路,可以与其他路由节点通信,也可以通过113路由节点与监控终端的链路与103监控终端通信。
图2为路由节点结构示意图。
201.天线甲,202.天线乙,203.信息采集模块,204.信息处理模块,205.通信模块,206.电源模块,207.双天线空时分集发送模块,208.双天线空时分集接收模块,209.收发控制器,211.采集到的信息,212.数据比特信息B,213.译码比特信息215.发送的信道符号序列S’,216.接收的信道符号信息R。
当路由节点工作于发送状态时,203信息采集模块实时采集信息,211采集到的信息被送入204信息处理模块,204信息处理模块得到212数据比特信息B,并将B送入205通信模块中的207双天线空时分集发送模块,经过一系列编码、调制等变换后得到信道符号序列S’,S’被送入209收发控制器,继而被传至201天线甲和202天线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04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动态范围激光远场焦斑测量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储氢合金的配料方法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