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回火马氏体超高强度钢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90648.8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7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苏杰;石章智;陈嘉砚;杨卓越;丁雅莉;张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钢铁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C22C38/58 | 分类号: | C22C38/58;C22C38/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回火 马氏体 超高 强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合金钢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低温回火马氏体超高强度钢。适用于承受冲击载荷的零部件,特别是承受高速碰撞的部件。承受冲击载荷的零部件材料必须具有高的强度和韧性,还要求具有高的形变硬化指数,以提高材料的绝热剪切抗力。这种材料还要有低的屈强比,使其在高水平的抗拉强度时维持较低的屈服强度,以降低材料解理断裂的倾向。
背景技术
含C的马氏体超高强度钢在固溶淬火得到马氏体后,内应力较大,此时材料的韧性低,一般要经过回火才能使用。而不含C的马氏体超高强度钢在固溶淬火后得到的马氏体组织较软,强度不足,一般要经过回火生成弥散强化第二相才能提高强度。马氏体超高强度钢按照回火温度大致可分为两类:1. 低温回火,回火温度一般在200~300°C;2. 高温回火,回火温度一般≥450°C。表1是一些常见的马氏体超高强度钢的主要成分和力学性能。
表1一些常见的马氏体超高强度钢的主要成分和力学性能
由表1可看出,低温回火马氏体超高强度钢4340和300M等的主要缺点是断裂韧性较低。而高温回火马氏体超高强度钢,如18Ni系列和14Co-10Ni系列(HY180,AF1410,AerMet100)的屈强比偏高并含有较多的贵重元素Co,使它们的生产成本提高,不利于广泛使用。而Co含量较低的HP9-4-20和G90等,抗拉强度偏低,不能适应对材料强度要求更高的部件。
另外,上述两大类马氏体超高强度钢在成分上有显著的区别。低温回火钢中一般不含Co,Cr和Mo的含量较低,含有少量Ni,Si和Mn。而高温回火钢中,大多数含大量的Ni和Co,Cr和Mo的含量明显高于低温回火钢,但是Si和Mn含量极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回火马氏体超高强度钢,具有超高抗拉强度和高的断裂韧性、屈强比低和生产成本较低等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我们具体解决方案是,结合低温回火和高温回火马氏体超高强度钢的成分特点,在低温回火钢的基础上增加Ni和Co的含量,调整Si和Mn的量,并复合加入Nb和Ti控制晶粒尺寸。其具体的化学成分(wt.%)为:
C :0.35—0.45%,Ni:3—6%,Co:2—5%,Si:1.5—2.5%,Mn:1.5—2.5%,Cr:0.5—1.25%,Mo:0.5—2.0%, Nb:0.01—0.05%,Ti:0.01—0.03%,同时要求:S≤0.005%,P≤0.005%,O≤20ppm,N≤20ppm,其余为Fe。
在本发明钢中化学成份设计的依据如下:
C是钢的主要强化元素之一,在低回火条件下与Fe、Mo、Cr等结合形成弥散分布的ε-碳化物。但过多的C会导致孪晶马氏体形成,造成断裂韧性和冲击韧性降低,并使焊接性能变差。C含量至少为0.35%,上限不超过0.45%。
Ni可以改变板条马氏体中螺位错芯的性质,从而提高位错的可动性,提高基体的韧性。同时Ni与Cr、Mo可保证钢所必须的淬透性。但是Ni含量过多导致强度下降。Ni含量至少为3.0%,上限不超过6.0%。
Cr 、Mo 主要作用是增加钢的淬透性,此外Mo还能提高钢的韧性。Cr含量在0.5~1.25%、Mo含量在0.5~2.0%范围内较为合适。
Ti、Nb 形成热稳定性高的(Ti, Nb)C相,在晶界弥散分布,钉扎晶界,防止合金在高温均匀化及固溶处理中晶粒粗化。Ti含量在0.01~0.03%、Nb含量在0.01~0.05%范围内较为合适。
Si 能延缓ε-碳化物向Fe3C转变,并能阻止ε-碳化物粗化,能提高强度并减轻合金的回火脆性,使合金能在更宽的范围内回火,但加入过多则导致韧性下降。Si的含量至少为1.5%,上限不超过2.5%。
Mn 能促进残余奥氏体生成,可以提高合金的韧性,但造成强度的降低,此外Mn能提高合金的耐磨性能。Mn含量在1.5~2.5%范围内较为合适。
Co 的主要作用是降低C的溶解度,促进碳化物析出。Co还能增加基体的位错密度,防止位错在回火中发生回复,因此提高强度。但是Co价格贵,其加入量在2~5%范围内较为合适。
同时,为了获得良好的强韧性配合,必须严格控制杂质元素含量,其S和P均低于0.005%,O和N均不超过20p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钢铁研究总院,未经钢铁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06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