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车门内饰件使用含改性硅藻土的粘结剂表面复合皮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1128.9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1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戴永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众力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2 | 分类号: | B32B37/12;B32B37/10;B32B38/00;B32B7/12;C14B7/00;C09J123/08;C09J163/00;C09J157/02;C09J11/04;C09J11/06;B60R1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门 内饰件 使用 改性 硅藻土 粘结 表面 复合 皮革 方法 | ||
1.一种汽车车门内饰件使用含改性硅藻土的粘结剂表面复合皮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硅藻土用浓度为10-12%的盐酸溶液浸泡6-8小时后,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
将烘干后的硅藻土于500-600℃下煅烧5-8小时;
在煅烧后的硅藻土中加入相当于其重量1.8-2.2%的环氧棉子油酸丁酯、1.5-2.3%的a-氰基丙烯酸酯,在3500-4500转/分下搅拌30-40分钟后,烘干研磨成纳米粉末,即得改性硅藻土备用;
(2)、将稻壳灰用浓度为13-15%的双氧水溶液浸泡5-7小时后,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
在烘干后稻壳灰中加入相当于其重量1-2%的环氧大豆油、2-3%的a-氰基丙烯酸酯,在3500-4500转/分下搅拌30-40分钟后,烘干研磨成纳米粉末,即得改性稻壳灰备用;
(3)、捏合机预加热至壁温190-205℃;
然后按重量份加入EVA 、环氧树脂、C5石油树脂、碳酸二甲酯、硅烷偶联剂KH560、二茂铁、甲基丙烯酸正丁酯、抗氧剂264,捏合40-60min;
后按重量份加入剩余原料,于160-180℃下捏合30-50min,取出冷却即得粘结剂备用;
所述的粘结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EVA 57-62、环氧树脂8-12,C5石油树脂12-16,微晶蜡3-5、WPP型聚丙烯蜡0.5-1、碳酸二甲酯1-2, 纳米天青石粉2-4、改性硅藻土7-10、改性稻壳灰2-3、硅烷偶联剂KH560 1.3-1.6, 二茂铁0.2-0.4,甲基丙烯酸正丁酯 0.3-0.6, 环氧大豆油0.4-0.6,抗氧剂264 0.4-0.6,抗氧剂616 0.2-0.4;抗氧剂 333 0.2-0.4;
(4)、在需要复合皮革的内饰件表面喷涂粘结剂;
(5)、将内饰件放置于下模中凸台上固定,且内饰件周围的下模凸台外侧设有容纳上模切刀的环形凹腔;
(6)、将成卷的皮革拉动至凸台处并覆盖在内饰件上;
(7)、上模下压,施加压力20-25Mpa,上模模头下表面与内饰件表面形状吻合,将皮革压紧贴合于内饰件表面,成型周期10-15秒,保压10-15秒;
(8)、采用手工切去内饰件周边多余的皮革;或者在复合皮革过程中,上模模头周边设有弹性伸缩的切刀,切刀下沉,伸入到所述的环形凹腔内,切除内饰件周边多余的皮革;
(9)、上模回弹,取出复合了皮革内饰件,人工对多余皮革进行包边,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门内饰件使用含改性硅藻土的粘结剂表面复合皮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EVA为日本住友KA-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众力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众力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112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