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91162.6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2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周飞;孔继周;任崇;李军秀;刘胜君;唐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凯力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45/02 | 分类号: | C01G45/02;C01G51/04;C01G53/04;C01D15/02;H01M4/505;H01M4/525;H01M4/139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富锂锰基 正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溶液配制:将镍盐、钴盐和锰盐配制成金属阳离子浓度为0.5~2.5mol/L的溶液;或将镍盐和锰盐配制成金属阳离子浓度为0.5~2.5mol/L的溶液;
第二溶液配制:配制浓度为1~5mol/L的络合剂溶液;
第三溶液配制:将碳酸盐溶液配制成浓度为0.25~5mol/L的溶液;或将碳酸氢盐配制成浓度为0.5~2.5mol/L的溶液;
将第一溶液,第二溶液与第三溶液分别泵入反应釜,调节第一溶液与第二溶液的流量,使反应釜中的混合液中金属阳离子与络合剂的摩尔比为1:5~3:1,控制第三溶液的流量来调节混合反应液的pH值,进行沉淀反应,搅拌速度400~1000转/分钟,控制pH值为7~9,反应温度为40~70℃;
在40~70℃的温度下,恒温陈化反应8~36小时后,离心洗涤反应产物至pH值为7,经室温~120oC真空干燥后,得到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碳酸盐前驱体;
将碳酸盐前驱体经200~500℃先预烧1~5小时,再与锂盐混合均匀后,经700~1000oC烧结8~20小时,得到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步骤1)中所述的镍盐、钴盐、锰盐均为可溶性盐,所述可溶性盐为硫酸盐、硝酸盐、盐酸盐、醋酸盐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步骤2)中所述的络合剂为乳酸、乳酸钠、水杨酸钠、葡萄糖酸钠、氨基乙酸钠和琥珀酸、琥珀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步骤3)中所述的第三溶液为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碳酸氢钾和碳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的水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步骤6)中所述的锂盐为氢氧化锂、碳酸锂、硝酸锂、醋酸锂、硫酸锂、氯化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锂盐加入量为:Li:(Ni+Co+Mn)的摩尔比1~1.03 ,采用两步锂源加入法,前后两次加入锂源的摩尔比为1:5~5: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步骤6)中所述预热和烧结在管式炉中进行,不通任何气体,或通入20~600mL/min流量的空气或氧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5)共沉淀反应加络合剂合成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碳酸盐前驱体,其颗粒形貌为球形,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碳酸盐前驱体的化学组成为NiaCobMn1-a-bCO3,其中0﹤a﹤1,0≤b﹤1,0﹤a+b≤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凯力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江苏凯力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116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