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固含量丁苯胶乳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1472.8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9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蒋国忠;张立军;邓希平;孙文;朱志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灵达化学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36/10 | 分类号: | C08F236/10;C08F2/24;C08C1/07;C08C1/1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17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量 胶乳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乳胶制品用的高固含量丁苯胶乳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固含量丁苯胶乳是指固含量大于60%的丁苯胶乳,主要应用于制备乳胶海绵床垫和地毯海绵背衬等领域。国外在19世纪60年代末就开始这方面的研究,相继开发出多种固含量为60%~70%的胶乳,目前商品化的高固含量丁苯胶乳已有十几个牌号,国内生产的丁苯胶乳固含量一般为50%左右、主要适用于造纸和地毯行业,而固含量大于60%、适用于制备乳胶海绵的丁苯胶乳至今没有商业化生产。
制备高固含量的丁苯胶乳分为一步法和两步法(合成、浓缩),制备方法虽然不同,但关键都是合成大粒径、宽粒径分布的乳胶粒子。
一步法为不需浓缩的低水相比、高转化率、一步合成高固含量胶乳的方法,一般采用半连续法,实际转化率约95%,固含量为60%~63%。该方法的优点在于一步直接合成高固含量胶乳,不需要对胶乳再进行后浓缩处理,其困难在于反应后期要克服高转化率下的高粘度,对搅拌的要求较高,反应时间长(约60小时),效率低,反应后期易产生较多的凝胶。
两步法合成高固含量丁苯胶乳,分两步:先制大粒径、宽粒径分布的胶乳,再浓缩到高固含量。该方法生产效率高,成为业界的首选。
大粒径胶乳通常是先制备小粒径(约100nm)胶乳,再采用附聚法得到大粒径胶乳。根据其基本原理,附聚法可分为物理附聚法(冷冻附聚、压力附聚等)、化学附聚法和高分子附聚法。物理附聚法通过改变温度、压力及施加外力等来破坏胶乳粒子的稳定性,使小粒子聚集成大粒子。但通常存在粒径分布宽、动力消耗大和粒径增大尺寸受限等缺点。化学附聚法是向小粒径橡胶胶乳中加入酸或电解质,使胶乳粒子稳定性下降,粒子间迅速聚集形成大粒子。一般的化学附聚法也存在粒子增大尺寸受限问题,且存在产生的凝聚物多、较难控制、不易重复等缺点。高分子附聚法本质上也是化学附聚法,所不同的是附聚剂通常为酸性聚合物乳液,与化学附聚法和物理附聚法相比,高分子附聚法条件温和,过程易控制,近年来在ABS树脂、ACR树脂、MBS树脂等的生产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该方法中加入的酸性聚合物乳液中含有的占单体总量10%~15%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作为附聚剂加入量一般为胶乳干物质量的1%~3%,所得到的目的物含固量35%~50%,当调至pH≥8,浓缩至60%以上含量时,粘度将达到3000mPa.s以上,甚至呈糊状,不便于作为生产乳胶制品使用。
对于胶乳浓缩,其方法有两种:离心浓缩和蒸发浓缩。目前的天然胶乳约为乳胶总产量的90%以上采用离心浓缩,用碟式胶乳分离机,将干胶含量为30%~40%天然橡胶胶乳一步脱水浓缩、调氨,得到含量≥60%高氨浓缩胶乳。另一种是蒸发浓缩,合成胶乳浓缩大多采用该工艺,如我国兰化公司开发的60%高固丁苯胶乳,主要用板框式热交换器和闪蒸塔,由40%固含量浓缩至60%,粘度为590mPa.s。
离心浓缩的主要优点是耗能低,成本低。主要缺点是在浓缩的同时引起粒径分布变窄,从而使粘度相对偏高。蒸发浓缩的优、缺点与之相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高固含量丁苯胶乳的制备方法,采用种子半连续加料的乳液聚合方式制备中粒径(180nm~230nm)丁苯胶乳,有机多元酸铵代替酸的酸性缓释附聚技术、离心浓缩技术,得到基本可以满足乳胶制品需要的高固丁苯胶乳,是一种较易实施、较经济的工业生产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固含量丁苯胶乳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工艺过程:
a、配置原料:原料由下列重量份的成分组成:
b、乳液聚合:种子半连续加料聚合方式;采用聚合釜,在真空状态下向聚合釜内加入85%~88%的去离子水,70%~80%总加入质量的乳化剂、无机盐和十二烷基硫醇,50%的苯乙烯,聚合釜内用氮气置换3次后,加入50%的丁二烯,搅拌乳化15分钟;将反应体系加热至60℃~65℃,加入30%总加入质量的引发剂水溶液,当反应转化率达到单体总量的70%时开始连续加入剩余物料,约3小时加完,继续保温搅拌2小时后,提高反应温度8℃~10℃,控制该条件,直到单体总转化率≥98.5%时,得到干物质含量50±05%、平均粒径180nm~230nm的基础乳液;
c、脱除残单—附聚:在脱气釜中采用直接蒸汽气提法脱除残余单体;当残余单体含量≤0.02%时,加入用氨水调整pH为7~8的附聚剂水溶液,继续脱气30分钟,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调pH为8~9,得到平均粒径300~400nm、干物质含量50±05%的大粒径胶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灵达化学品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灵达化学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14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蜂巢脾提具
- 下一篇:具有极-极非对称转子槽道的内置式永磁体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