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珠碰珠双轴关联和交错插入弹珠防盗锁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91501.0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4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徐新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新林 |
主分类号: | E05B27/10 | 分类号: | E05B27/10;E05B1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7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韶***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珠碰珠双轴 关联 交错 插入 弹珠 防盗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弹珠防盗锁,具体指一种珠碰珠双轴关联和交错插入弹珠防盗锁。
背景技术
弹珠防盗锁品种繁多,应用最广。但技术开启几乎涵盖了各种弹珠锁,而且开启时间很短。原因基于各种弹珠锁的下述两个共同特点:其一基本都是通过单一的外压弹珠方式开启,盜钥可利用多种方法打开。其二是在钥匙开启状态下,有一条由钥匙顶出弹珠而存在直通的无弹珠区间,此时,压拨任一弹珠时,并不存在拨动改变其他弹珠的状态,进而可逐一拨到位,此恰为钢性盗钥进退所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现有弹珠锁前述缺陷,设计了一种同通道两弹珠组双轴关联外顶内伸开启结构,不同通道的内弹珠相对交错插入技术,以及钥匙齿凹坑齿和凸齿混合存在,开启时部分内弹珠内端面在内芯通道内的技术,组成完美的防盗锁。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1、珠碰珠双轴关联外顶内伸开启结构技术:
本锁(图1、2、3)结构为一种至少二个珠碰珠双轴通道结构,每个通道为左右二组弹珠组连通,每组弹珠组由一粒弹簧和二粒圆柱形弹珠组成;左弹珠组(4)的弹簧(41)较右弹珠组(5)的弹簧(51)产生较大的力,具体结构为左弹簧较右弹簧有较大的弹性系数,或虽弹力即弹性系数相同但被较大压缩所致;左右弹珠组的轴心线可以平行(图1、2),也可以成一角度(图1、3),使左右通道的内弹珠(43、53)碰触面的轴心点错开一小距离(见图1、2、3);左弹珠组(4)的内弹珠(43)因受左弹簧较大的力,穿过钥匙通道(6),内端口至少部分碰停在右通道内芯(2)口上,并顶住右弹珠组(5)的内弹珠(53)。各通道的左右内弹珠(43、53)碰触点在相应钥匙最顶端的插入线上,也即基本在一条直线上,以便钥匙(图5)插入。由于通道内二组弹珠错开轴心线,其一弹珠组的轴心线可沿另一弹珠组的轴心线360度任意角度制作。此技术简称双轴关联结构。
上述发明,闭锁时,左弹珠组(4)处于正闭锁状态,即该组的外弹珠(42)卡在外芯(1)和内芯(2)的左边,右弹珠组(5)处于反闭锁状态,即该组的内弹珠(53)卡在内芯(2)和外芯(1)的左边,锁芯不能转动。钥匙插入后,将左弹珠组(4)顶回,而右弹珠组(5)可以内伸,使左右弹珠组各自的外弹珠和内弹珠交界面都恰在内外芯的交界面上,锁顺利开启(图4)。此技术有效防止各种向外压缩和别住弹珠的技术开锁,原因是当别住锁芯并将左弹珠组(4)压拨到位后,右弹珠组(5)须内伸后才能压拨,只有松开别子才行,而至前步骤失效,大大增加了盗开难度。并且,左右弹簧(41、51)力度的不同、弹珠內伸技术、左右弹珠错开造成左右空隙大小不同都使填塞物技术开锁难以做到恰当的塞紧度。同时,错开轴心线的双轴设计另一主要目的是实现了其一弹珠组的轴心线可沿另一弹珠组的轴心线360度任意角度制作,大大地提高了密钥量,降低互开率。
其不足是仍存在一小部分虽因右弹珠(53)须内伸再压拨而明显增加盗开难度,延长了开启时间,但通过实体摸试仍可能被盗开。
2、在上述珠碰珠双轴关联防盗锁技术基础上,本发明进一步提高了防技术开启的可靠性,即交错插入弹珠防盗锁技术,其特征是:锁开启状态下(图4),至少二个通道的其一通道内弹珠(43)与另一通道的对侧内弹珠(53)互相交错插入,乃至各相邻通道内弹珠互相交错插入,呈犬牙交错状态。当盗开钥匙插入钥匙通道的两内弹珠(43、53)间企图拨弹珠时,无论左右进退,各左右通道的内弹珠必由刚性盗鈅直线分隔,当某一个通道的弹珠被压拨到位时,本应交错插入的相应通道内弹珠因被直线分隔,必被顶后退,部分进入外芯(1),卡住而无法开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新林,未经徐新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15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