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附件轮系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91634.8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1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周捷;丁铭;刘彦华;胡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67/06 | 分类号: | F02B67/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附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具体涉及发动机附件轮系布置。
背景技术
传统汽车采用液压转向助力系统,附件轮系需要带动液压转向助力泵。而电子助力转向系统在NVH和油耗等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对油耗的越来越高的要求,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应用得越来越广泛。由于取消液压助力泵的发动机附件轮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需要设计开发一个全新的轮系系统来满足整车对发动机的设计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布置合理的发动机附件轮系系统,用在无液压转向助力系统的汽车中。
本发明所提出的发动机附件轮系系统,其包括曲轴皮带轮、空调压缩机带轮、发电机皮带轮、惰轮二、水泵皮带轮和自动张紧轮,它们依次由一根多楔带连接驱动。其改进在于,在空调压缩机带轮和发电机皮带轮之间还设置有惰轮一;所述各轮均位于同一工作平面,曲轴皮带轮、空调压缩机带轮、发电机皮带轮、水泵皮带轮布置在整个轮系外围,惰轮一、惰轮二、自动张紧轮布置在轮系靠内位置,曲轴皮带轮、空调压缩机带轮、发电机皮带轮、水泵皮带轮和惰轮一上的皮带包角均大于150°。
进一步,所述空调压缩机带轮、发电机皮带轮、惰轮一和自动张紧轮固定在与缸体连接的同一个支架上。
所述空调压缩机带轮、发电机皮带轮和惰轮一位于发动机排气侧,水泵皮带轮位于发动机进气侧。
惰轮二为高密封性槽惰轮,自动张紧轮张紧方式为为机械自动式张紧,且张紧轮位于水泵皮带轮与曲轴皮带轮之间。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本发明将功能性轮,包含曲轴皮带轮、压缩机皮带轮、发电机皮带轮和水泵皮带轮布置在在整个轮系外围,将惰轮一、惰轮二、自动张紧轮布置在轮系靠内位置,如此布置能够让功能性轮有更大的皮带包围角度。对功能性轮而言,更大的传动皮带包围性角度意味着更有效的扭矩转动,避免因皮带延伸张紧力轻微下降而轻微失效,包角偏小可能出现在急加速急减速等极限工况下皮带打滑而产生异响。
2、本发明采用了两个惰轮,惰轮二位于发电机和水泵皮带轮之间,能调节空调压缩机带轮和发电机皮带轮上的多楔带包角,使得包角均大于150°,多楔带传递扭矩的效率提升且不易打滑。另外,由于要实现功能性轮包角均大于150°,而曲轴皮带轮1和压缩机皮带轮位置由于现有技术固有设计曲轴、空调压缩机缸体安装布置于曲轴箱下端,而发电机皮带轮和水泵皮带轮为了包围惰轮一、张紧轮,必须分别布置在缸体两侧端面上部,导致发电机和水泵皮带轮间皮带跨长过大,因此安装的惰轮二进一步采用槽惰轮,可以大大提高惰轮包角较小状态下传递扭矩的稳定性。
3、本发明将空调压缩机、发电机、惰轮一和自动张紧轮7固定在同一个组合支架上,支架固定在缸体上,这样最大限度实现功能轮与调节轮的轮系中心共面,避免各个附件单独使用支架时因公差扩展到极限或基准面机加误差而导致轮系布置在不同基面引起的轮系不对中甚至歪斜,导致多楔带偏磨而产生异响,即提升了轮系对中性,减少了异响的发生。
总之,本发明的整个附件系统中无液压转向助力泵,减少了支架体积,减轻了发动机的总重量,轮系布置更加简单、紧密,运行更加平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附件轮系系统的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附件轮系系统中支架上各附件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和图2,该发动机附件轮系系统包括曲轴皮带轮1、空调压缩机带轮2、惰轮一3、发电机4、惰轮二5、水泵皮带轮6、自动张紧轮7和多楔带8。多楔带8依次连接曲轴皮带轮1、空调压缩机带轮2、惰轮一3、发电机4、惰轮二5、水泵皮带轮6和自动张紧轮7。
以上的曲轴皮带轮1、空调压缩机带轮2、惰轮一3、发电机4、惰轮二5、水泵皮带轮6和自动张紧轮7均位于同一工作平面。曲轴皮带轮1、空调压缩机带轮2、发电机皮带轮4、水泵皮带轮6和惰轮一3上的皮带包角均大于150°。
空调压缩机带轮2、发电机皮带轮4和惰轮一3位于发动机排气侧,水泵皮带轮6位于发动机进气侧。空调压缩机2、发电机4、惰轮一3和自动张紧轮7固定在与缸体连接的同一个支架上。
惰轮一3为高密封性光惰轮,惰轮二5为高密封性槽惰轮,自动张紧轮7张紧方式为为机械自动式张紧,且张紧轮7位于水泵皮带轮6与曲轴皮带轮1之间。
曲轴皮带轮1为减震皮带轮,能有效的吸收来自发动机曲轴的震动,减少对各附件的影响。
自动张紧轮7能自动补偿多楔带1在使用过程中的延伸和张力损失,保证各附件在寿命范围内能正常、平稳的工作,减少因打滑和偏磨产生的异响,从而提高整个轮系的功率传递效率和NVH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16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功率转换器及功率转换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动门运行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