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红外图像的建筑热工缺陷精确定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91969.X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3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广起;郑晓势;赵彦玲;李娜;程广河;韩凌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计算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红外 图像 建筑 缺陷 精确 定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红外图像的建筑热工缺陷精确定位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红外图像分析、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生产对能量的大量需求与能源相对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同时这也促进了世界范围内节能运动的不断发展。自90年代初提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加大对环境资源保护的紧迫性以来,建筑节能更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
在国外,由于经历了几次能源危机,发达国家从1973年能源危机时开始重视建筑节能,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一大批新的技术和能源被引入到新建建筑以及已有建筑的改造中,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新建建筑单位面积能耗已经减少到原来的1/3-1/5,各发达国家普遍把建筑节能作为国家的大政方针,一方面从建筑立法和节能技术上予以保证,一方面从经济政策上加以引导、鼓励或限制,并且加强节能与开发并重的科学研究,大力研究和开发、利用再生能源。这些新技术主要包括新型保温材料、遮阳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自然及机械通风技术、新型采暖空调设备、燃料电池、微型燃气轮机、计算机控制技术等等。国外的节能建筑充分利用了这些新技术,并把它们合理地结合在一起,做到了舒适与节能的高度统一。
在欧洲等先进国家,为满足居住者高舒适健康需求,已在广泛普及和推广高速湿度、低能耗辐射采暖制冷系统,它以提高空气室内质量、满足人体需求为标准,集温度、湿度、新风、采光、噪音控制等为统一系统,使室内实现更适合人体居住的恒温恒湿环境。而采用这套系统的建筑能耗也只有20瓦/平方米,大大低于我国目前建筑平均能耗80瓦/平方米的水平。
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能源生产的增长速度长期滞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能源短缺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因素,因此,节约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客观需要。
我国的绿色建筑研究起步较晚,许多相关的技术研究领域还是空白。伴随着国外绿色建筑的兴起,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众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随即启动了绿色建筑技术研究,建筑界许多前辈就纷纷投身于对建筑节能方法与理论的研究,甚至毕生致力于促进建筑节能的推广应用工作。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制定并颁发实施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配合节能工作的展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能耗特别是公共建筑的能耗与日俱增,占全社会终端能源消耗的比重越来越大,其单位面积能耗大约是普通居住建筑的10~20倍,能耗问题突出。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已成为我国节能工作的重点。
与当前发达国家建筑能耗已经大大降低的情况相比,我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是发达国家标准的3倍以上,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而对于美国而言,全球石油资源的战略布局以及石油的开采区域和运输线路等关键点的调整工作已基本完成,我国却没有那样强有力的能源后盾支持,在这样的国情下,建筑节能水平的改善实际上比发达国家更为紧迫。
据建设部测算,2020~2030年左右,我国建筑耗能将占总能耗的30%~40%, 成为全社会第一能耗大户。建筑节能对我国节能减排低碳经济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建筑节能检测与改造同样在国内外均具有庞大的市场和推广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图像的建筑热工缺陷精确定位方法。
本发明的基于红外图像的建筑热工缺陷精确定位方法,其特别之处在于,包括室外热工缺陷检测过程和室内热工缺陷检测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计算中心,未经山东省计算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19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