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湖泊甲鱼资源增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92022.0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1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成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成胜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600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湖泊 甲鱼 资源 增殖 方法 | ||
1.湖泊甲鱼资源增殖方法,其特征是:甲鱼增殖包括如下步骤:一、甲鱼的生态孵化,二、甲鱼苗种的科学培育与驯化,三、湖泊甲鱼放流增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泊甲鱼资源增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甲鱼的生态孵化方法:1、甲鱼生态繁殖池建设:甲鱼生态繁殖基地宜建在环境安静、靠近水源、水质无污染的区域,繁殖池要求是土池,以正方形或长方形为宜,池底土质砂壤土,淤泥厚度15厘米,池底平坦,池深1.2~2.5米,面积3—5亩,池边设置甲鱼产卵平台,平台面积5-8平方米∕亩,使用25目细砂覆盖,细砂厚度15厘米,细砂周边用木板隔开,另外还需配套建设幼甲鱼池、稚甲鱼池,繁殖池、幼甲鱼池、稚甲鱼池均用砖墙防逃,池中移植水草,投放螺蚬、河蚌,使池中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另外,繁殖池设若干饲料台及晒背栖息台;2、亲本甲鱼选择与培育:选购湖泊水域生长的野生甲鱼作为亲本,要求体重2~4千克,6--7龄,已达性成熟,无病无伤,体质健壮,雌雄比例为4:1;甲鱼亲本在繁殖池中饲养,放养密度为每平方水面0.3~0.5只,在饵料投喂上以活螺蚬、小杂鱼、动物内脏为主,辅以适量饼饼粕及糠麸,日投喂量为在存塘甲鱼体重的5%~8%;3、甲鱼人工集卵与孵化:甲鱼繁殖季节每天巡视平台,及时收集甲鱼卵,在室内砂盘中进行人工孵化,温度控制在33℃~34℃,保持湿度为81%~82%,砂盘的含水量要控制在7%~8%,经36—38天孵化出稚甲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泊甲鱼资源增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甲鱼苗种的科学培育方法:1、稚甲鱼培育:孵化的稚甲鱼及时分池饲养,进行强化培育,以水蚤、丝蚯蚓、绞碎的小杂鱼等鲜活饵料为主,稚甲鱼池种植适量水草控制水环境,采用微生物制剂培育水质,保持水质良好,在越冬期间,要搞好防冻设施,提高越冬成活率; 2、幼甲鱼种苗培育:春季4~5月份开始在幼甲鱼池中,投放体重在15克以上的稚甲鱼,要求稚甲鱼规格整齐、年龄相同、体质健壮,投放前用高锰酸钾消毒,放养密度600只/亩,待甲鱼长至200克以上时,选择起捕甲鱼在湖泊放流增殖;3、培育期间的饲养管理:饲料种类有:鲜活螺蚬、小杂鱼、动物内脏、饼类、麸类、南瓜,水温上升到18℃以上时开始投喂,日投喂量为甲鱼体重3%~6%,每天投喂1—2次,具体视水温及天气情况而定,投喂时添加光合细菌,不使用甲鱼颗粒饲料;搞好池塘生态设置,4月份亩放200千克投放活螺蚬、河蚌;移植苦草、伊乐藻、水葫芦,覆盖面积1/3,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达到塘内自净;定期换水,每10~1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三分之一,保持水质清新稳定;定期泼洒生石灰调节水质、保持pH值稳定;投喂饵料要控制在2小时内吃完,勤检查避免过多投喂造成残饵破坏水质;定期泼洒光合细菌,净化水质、防病促长、提高饵料转换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泊甲鱼资源增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湖泊甲鱼放流增殖:根据甲鱼的生长情况,及时做好挑选工作,将规格达到200克以上、体格健壮的幼甲鱼进行专塘驯化,使甲鱼适应野外条件下生活能力,然后在湖泊进行放流,加大人工保护力度,经过2-3年后,放流的甲鱼能够自行繁殖、扩群,湖泊野生甲鱼数量明显增多,进行有计划的间捕,捕捞部分达到上市规格的甲鱼,留足能参与繁殖的亲本,形成甲鱼有效繁殖、生长、供应市场的良性循环,使湖泊甲鱼资源得到增殖、恢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成胜,未经杨成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20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下一篇:热敏电阻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