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2435.9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6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何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金汤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6 | 分类号: | C08L23/16;C08L59/00;C08K13/02;C08K3/22;C08K5/09;C08K3/04;C08K5/14;C09K3/10;B29C35/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程文敢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制备 方法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高温雾化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利于雾化的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该组合物在用于车灯或汽车内饰件密封制品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EPDM(三元乙丙橡胶, ethylene-propylene- diene-terpolymer rubber)在汽车、建筑、电子、电器等行业得到广泛的运用,主要是它具有突出的耐热、耐臭氧、耐天候老化性能,尤其是耐热老化性能好,可在120度的环境下长期使用,其可短期达到150度的高温。近来,为了研究能耐更高的温度,很多的研究人员在不断的调试和设计配方。比如:100重量份的PDM,5重量份的活性氧化锌,1重量份的硬脂酸,2重量份的防老剂RD,40重量份的高耐磨炉法炭黑,20重量份的白炭黑,10重量份的活性陶土,20重量份的石蜡油,2.5重量份的促进剂TMTD,4.0重量份的促进剂CZ,1.5重量份的硫磺(该配方出自《EPDM橡胶耐热性能的研究》——齐亮)。该配方采用的是硫磺给予体体系硫化,能提高EPDM的耐热稳定性能和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但是这个配方存在着耐150度的时间不长,耐150度后的机械性能明显下降。而且对于车灯的雾化这一块,不能达到雾化的效果。
因而,目前的配方仍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利于雾化的组合物,用于车灯或汽车内饰件密封制品。
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了大量的筛选和实验,发现:本发明的组合物在150度的条件下可耐热30天,对机械性能和产品的外观都没有太大的变化;甚至耐温可达至170度;而且应用在车灯或汽车内饰件上能满足高温雾化的要求。
雾化是指从汽车内部塑料饰件上挥发出的有机物质和汽化出的物质在玻璃上形成的冷凝现象,特别是指在挡风窗上或车灯上。这样直接影响光线和照明。另外这些有害物质会还使人不知不觉地中毒,严重点讲相当于慢性自杀, 通过对汽车内装饰材料进行雾化试验,实现对这些材料中可挥发性物质的控制,来有效地降低车内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汽车及汽车内饰材料生产企业控制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EPDM 100+0.5份; 活性氧化锌 6±0.01份;
硬脂酸 0.5±0.01份; 防老剂RD 3±0.01份;
防雾蜡 2±0.01份; 橡胶分散剂 1.2±0.01份;
N330炭黑 30±0.5份; N550炭黑 35±0.5份;
软化剂 12±0.5份; DCP 4.5±0.005份;
硫化剂POM 0.45±0.005份。
所述防雾蜡为防雾蜡LSB 20。
所述橡胶分散剂为橡胶分散剂FC-608。
所述软化剂为橡胶加工油2280。
所述硬脂酸为硬脂酸1840型。
所述DCP为过氧化二异丙苯。
所述POM为聚甲醛塑料。
所述RD为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聚合体;2,2,4-三甲基-1,2-二氢喹啉聚合物。
本发明还保护所述组合物用于制备耐高温材料的用途和用于制备雾化材料的用途。
本发明还保护所述组合物用于制备车灯或汽车内饰件的密封制品材料的用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组合物用于制备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密炼:称取原料EPDM 100+0.5份后投入开炼机中,塑炼5分钟,再投入N330炭黑 30±0.5份,N550炭黑35±0.5份、活性氧化锌6±0.01份、 硬脂酸0.5±0.01份、防老剂RD3±0.01份、防雾蜡2±0.01份、橡胶分散剂1.2±0.01份和软化剂12±0.5份,混炼8分钟,期间每3分钟清扫翻滚一次;卸料温度达到110-120℃,混炼总时间13分钟,得到密炼好的胶料;
开炼:将密炼好的胶料下片冷却,辊距为5-6mm,加入 DCP4.5±0.005份,硫化剂POM0.45±0.005份,辊距为5-6mm,打三角包2个后,薄通1次,再打三角包2个,辊距为0.5-1.0mm,出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金汤橡塑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金汤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24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起重机上编码器与限位器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铁道车辆车钩钩舌专用吊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