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萃取用仪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92529.6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1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苏拥军;刘红莲;段作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盛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1/04 | 分类号: | B01D11/04;B01L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01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萃取 仪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萃取用仪器。
背景技术
目前,化学实验室中,做萃取实验时,将需要萃取的溶液装在一容器中,将容器密封好后,人工摇晃,实现液体分层。由于受人为因素影响,均匀性不一致。而且摇晃完毕后,需要将容器打开,将萃取的液体倒出。打开容器的同时,容器内产生的气体散发出来,很容易被实验操作人员吸入体内,对自身健康不利。而且人工摇晃劳动强度大,试验效率低。此外,实验完毕后,需要人工清洗实验容器,操作起来非常麻烦。
已经公开的中国专利ZL200920023741.6,其记载的全自动萃取仪,利用吸气装置使萃取容器内内产生负压,萃取容器的吸液长管即从分液漏斗中吸入液体,并进一步吸入至萃取容器中;然后停止吸气,消除萃取容器内的负压,萃取容器内的液体又通过吸液长管下降至分液漏斗中;如此反复,导引有机相和水相在萃取容器、分液漏斗两个容器中来回遄动,使目标化合物从水相充分转移到有机相中,达到液液萃取分离之目的。而且萃取完成后可以根据控制利用同样的原理实现自动洗涤、清洗。
该种全自动萃取仪,虽然解决了上述问题。但结构比较复杂,不易分层,体积较大,而且萃取容器、分液漏斗安装繁琐,而且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化、紧凑及安装使用简便的萃取用仪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萃取用仪器,包括分液漏斗,分液漏斗的底部设有出液管,出液管上设有出液阀;
所述分液漏斗,顶部设置有进气端、出气端,所述进气端连通进气管,该进气管位于所述分液漏斗内,进气管的底端位于分液漏斗的内底部且与分液漏斗的内底部之间设有可通气的间隙;与分液漏斗内连通的至少设置一个液体进口;
还包括气泵,通过气体输送管至少与分液漏斗的所述进气端连通;
供液装置,通过液体输送管与分液漏斗的所述液体进口连通;
电控制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分液漏斗包括斗体和瓶塞组件;所述斗体顶端设置瓶口;所述瓶塞组件包括第一塞体、第二塞体;
所述第一塞体与斗体的所述瓶口配合,第一塞体中空且其内腔中沿其轴向设置一导气管,导气管的外表面与第一塞体的内壁之间形成一封闭的环形腔,所述环形腔的底部沿径向设置有多个小通孔,所述液体进口与所述环形腔连通;
所述第二塞体装配并支撑在第一塞体内上部且第二塞体内设置有通孔即所述分液漏斗的出气端,该通孔与所述第一塞体的导气管对应密闭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液体进口设置有两个,一个为洗涤液口,另一个为清洗液口,相对应的供液装置也设置有两组,一组为洗涤液供液装置、一个为清洗液供液装置。
进一步的:分液漏斗的所述进气端包括设置在所述斗体上的通孔,由该通孔处向斗体外侧延伸出筒状部分,所述进气管的上端延伸出该筒状部分并密闭的支撑在该筒状部分内,进气管的上端连通所述气泵的出气端;气泵的进气端与分液漏斗的所述出气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塞体与第一塞体之间设有一弹性卡;所述进气端处的筒状部分与所述进气管之间设有另一弹性卡;所述弹性卡包括两个弹性的夹持部,两个夹持部上各设置一用于卡入夹持部位的开口,一夹持部位于另一夹持部的上方且两夹持部之间连接有弹性的连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卡的夹持部夹持工作面上设置有突出高度相同的若干个凸起。
所述的分液漏斗的出气端连通所述供气装置的进气端。
所述的分液漏斗的出气端连通一气体回收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萃取用仪器结构更简单紧凑,无论是试验操作还是清洗操作也都简化了,此外安装也相应的简化了;而且萃取过程中的气体不用排至大气环境中,避免了人体损害及环境污染。此外,弹性卡的设置可以防止分液漏斗内压力过高造成爆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斗体与支撑板的安装通孔配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分液漏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弹性卡的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弹性卡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盛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盛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25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