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钻井轨道防碰撞验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3873.7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8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孙延庆;杨涛;李德生;李海禄;谭嵬;董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高新区德瑞克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2 | 分类号: | G06Q50/02;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钻井 轨道 碰撞 验证 方法 | ||
1.一种三维钻井轨道防碰撞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a、约束条件的预处理;
b、三角网数字地面模型的生成;
c、具有约束条件地面模型的生成;
d、剔除影响区域外的井位;
e、轨道碰撞扫描;
f、求出碰撞结果;
a步骤中约束条件的预处理为老井的轨道及新井的轨道数据的输入与存储,c步骤是将a步骤中的数据与b步骤中的三角网数字地面模型结合生成具有约束条件的地面模型及钻井轨道模型;在d步骤中确定对新井产生影响的直径范围,将新井周围影响区域外的井位剔除;e先确定预设安全井距然后进行轨道碰撞扫描,采用水平扫描法、法面扫描法和最小距离法,在新井轨道的直井段采用水平扫描法,在新井轨道的斜井段与同方向井之间采用法面扫描法,与异方向井之间采用水平面扫描法,当上述扫描结果井间距离小于安全井距的1.5倍时换用最小距离法进行计算,得出井间最小距离,当扫描到的井间最小距离在安全井距的1.5倍以上时再换回用平面扫描法或法面扫描法进行扫描,扫描结果小于安全井距的轨道距离在f步骤中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钻井轨道防碰撞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三角网数字地面模型的生成采用方法为:首先对限定点集合进行Delaunay三角剖分,生成一个初始的三角剖分DTS,为使限定线段集合同DTS具有一致性,不断地检查限定线段集合中的线段,对于每个在三角剖分DTS中不存在的线段,将其从中点细分,同时将中点加入三角剖分DTS中,以此不断执行下去,直至限定线段集合中所有的线段在三角剖分中都存在,算法结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钻井轨道防碰撞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剔除影响区域外的井位采用方法为:先在二维GIS中用“判断点是否在多边形中”的方法将井位地面方坐标不在对新井产生影响的直径两倍范围外的井排除,然后使用“三维空间包围盒”方法将与对新井产生影响的直径范围不相交的井进行排除,最终留下需要进一步计算的井位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钻井轨道防碰撞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具有约束条件地面模型的生成中老井的轨道和新井的轨道是通过B样条曲线算法对轨道散点数据进行拟合,形成空间曲线,建立井轨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钻井轨道防碰撞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间距离小于安全井距的1.5倍时,采用最小距离法,具体为两口井轨道上按照一定步长,分别取点P、Q,依据空间两点距离公式:|PQ|=√[(x2-x1)^2+(y2-y1)^2+(z2-z1)^2]得出PQ两点的空间距离,以此类推求得Min(|PQ|)。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高新区德瑞克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大庆高新区德瑞克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387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