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年冻土隧道边仰坡及路堑边坡截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4170.6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7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韩常领;夏才初;王掌军;纳启财;陆蒙;史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20 | 分类号: | E02D19/20;E02D17/2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黄秦芳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年冻土 隧道 边仰坡 路堑边坡截 排水系统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多年冻土隧道边仰坡及路堑边坡截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截排水系统设置有位于边仰坡(12)坡顶的沟槽(1),沟槽(1)底部为保温渗水暗沟(4),保温渗水暗沟(4)中回填有原基坑土;
原基坑土的上方及沟槽(1)靠近边仰坡的侧壁铺设隔水层;
沟槽(1)剩余空间内设置被无纺土工布(9)整体包裹的级配碎石(8),级配碎石(8)上方回填有粘性土(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年冻土隧道边仰坡及路堑边坡截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隔水层自外向内依次为防水板(5)、保温隔热层(6)和另一层防水板(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年冻土隧道边仰坡及路堑边坡截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沟槽(1)与边仰坡(12)之间的地表设置有由粘性土(3)填筑的挡水埝(2),挡水埝(2)表层粘性土下方铺设有防水板(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年冻土隧道边仰坡及路堑边坡截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保温渗水暗沟(4)的原基坑土中,设置有面向地下融水水流方向的防水板(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年冻土隧道边仰坡及路堑边坡截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沟槽(1)的槽宽为1.2m,深入多年冻土上限(11)以下0.6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年冻土隧道边仰坡及路堑边坡截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远离边仰坡(12)一侧的沟槽(1)侧壁底部位于多年冻土上限(11)以下的部分设置有隔水层,隔水层由自外向内依次铺设的防水板(5)、保温隔热层(6)和另一层防水板(5)组成,隔水层延伸至多年冻土上限(11)位置的土层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年冻土隧道边仰坡及路堑边坡截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级配碎石(8)中位于多年冻土上限(11)的位置处设置有双壁波纹管(7)。
8.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年冻土隧道边仰坡及路堑边坡截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确定多年冻土上限的位置,开挖沟槽,沟槽宽1.2m,深入多年冻土上限以下0.6m;
步骤二:在沟槽底部的保温渗水暗沟中埋设防水板,防水板面向地下融水水流方向,防水板定位后及时用原基坑土回填,采用手扶式振动夯分层夯实;
步骤三:在保温渗水暗沟的回填原基坑土上方及沟槽靠近边仰坡的侧壁铺设隔水层,隔水层自外向内依次为防水板、保温隔热层和另一层防水板;在远离边仰坡一侧的沟槽侧壁底部位于多年冻土上限以下的部分也铺设隔水层,隔水层由自外向内依次为防水板、保温隔热层和另一层防水板,隔水层延伸至多年冻土上限位置的土层中;
步骤四:沟槽剩余空间内设置被无纺土工布整体包裹的级配碎石,级配碎石中位于多年冻土上限的位置处设置有双壁波纹管,级配碎石上方回填有粘性土,用手扶式振动夯分层夯实,回填至地表0.2cm时用原植被草皮进行覆盖;
步骤五:在沟槽与边仰坡之间的地表采用黏性土填筑挡水埝,挡水埝表层粘性土下方铺设有防水板,挡水埝表层用原草皮覆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417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线整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平井水力喷砂射孔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