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橡胶条加筋土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94246.5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4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凌飞;张艳军;余敦猛;余火忠;姜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0 | 分类号: | E02D3/00;E02D17/18 |
代理公司: | 武汉金堂专利事务所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008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 条加筋土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复合回填土工材料技术。
背景技术
大量的废旧轮胎和各种橡胶制品的大量应用,导致废弃橡胶成为一种主要的固体废弃物。将废弃轮胎、橡胶制品等切割成一定尺寸的橡胶条,将橡胶条与无粘性土进行混合压实形成一种新型的加筋复合材料。不仅解决了废弃橡胶回收难的问题,还为工程领域创造了新型加筋回填材料。各种大型水电、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启动,边坡支护工程问题越来越多。挡土墙作为一种经济、适用的支挡结构在岩土工程中得到大量的应用。传统的墙后填料基本上为无粘性土,其抗剪强度主要由内摩擦角来控制,使得挡墙支护高度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发一种能够解决回填土料自重过大、低抗剪强度和高导热率问题的新型复合回填土工材料技术。
本发明橡胶条加筋土技术,步骤如下:
① 橡胶条生产:将废弃的轮胎采用切割机切割成50~305mm的橡胶条为规定尺寸的橡胶条,使其具有基本几何形状的轮胎碎片。切割方向为顺着轮胎纹理进行。
② 橡胶条与无粘性土的拌和:
a.将橡胶条与无粘性土分别晾干至含水率达到3%~5%;
b.根据所需要达到抗剪强度以及自重条件的要求,先将一定量的无粘性土倒入强制式搅拌机进行预搅拌,在搅拌2~3分钟后倒入橡胶条,搅拌至橡胶条被无粘性土充分包裹住之后,将其倒出。
③ 橡胶条加筋土的分层铺设与碾压:
a.将拌和好的橡胶条加筋土(图中2)分层铺设在需要设置路堤的位置或挡墙后,每层的松铺厚度一般采用20~25cm,在铺设过程中尽量将橡胶皮铺设均匀,且在两侧铺设50~80cm宽,同等厚度的无粘性土(图中1);
b.采用光滑滚筒式碾压机(一般重量不宜低于100kN,图中3),最少压实6遍,其中前两遍静压,开震动碾压两遍,最后再静压两遍;
c.重复a和b的步骤直至橡胶条加筋土层厚度达到80cm,对于重型荷载交通道路的厚度至少达到1.5m。
④在橡胶条加筋土路层上分层回填碾压传统的回填土料作为覆盖层,一般覆盖层的厚度不宜小于0.5m,且回填压实土中细粒含量不得少于30%(图中4)。
所述的一定量一般为50%~70%,所述的百分比例为体积比。.
本发明橡胶条加筋土技术优点是:该项技术主要解决了传统可回收式锚杆技术中的几个难题:①传统回填料的压模模量较大,容易造成不均匀沉降,从而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②传统回填土料自重较大,造成路堤底部垂直应力过大而发生破坏;③传统无粘性回填土料抗剪强度较低容易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橡胶条加筋土分层铺设碾压示意图。
图2为拌和好的橡胶条加筋土的示意图。
图3为光滑滚筒式碾压机碾压后的示意图。
图4为橡胶条加筋土路层上分层回填碾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橡胶条加筋土技术,步骤如下:
① 橡胶条生产:将废弃的轮胎采用切割机切割成50~305mm的橡胶条为规定尺寸的橡胶条,使其具有基本几何形状的轮胎碎片。切割方向为顺着轮胎纹理进行。
② 橡胶条与无粘性土的拌和:
a.将橡胶条与无粘性土分别晾干至含水率达到3%~5%;
b.根据所需要达到抗剪强度以及自重条件的要求,先将一定量(一般为50%~70%,所占比例为体积比)的无粘性土倒入强制式搅拌机进行预搅拌,在搅拌2~3分钟后倒入橡胶条,搅拌至橡胶条被无粘性土充分包裹住之后,将其倒出。
③ 橡胶条加筋土的分层铺设与碾压:
a.将拌和好的橡胶条加筋土(图中2)分层铺设在需要设置路堤的位置或挡墙后,每层的松铺厚度一般采用20~25cm,在铺设过程中尽量将橡胶皮铺设均匀,且在两侧铺设50~80cm宽,同等厚度的无粘性土(图中1);
b.采用光滑滚筒式碾压机(一般重量不宜低于100kN,图中3),最少压实6遍,其中前两遍静压,开震动碾压两遍,最后再静压两遍;
c.重复a和b的步骤直至橡胶条加筋土层厚度达到80cm,对于重型荷载交通道路的厚度至少达到1.5m。
④在橡胶条加筋土路层上分层回填碾压传统的回填土料作为覆盖层,一般覆盖层的厚度不宜小于0.5m,且回填压实土中细粒含量不得少于30%(图中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42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