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式煮水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4927.1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5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邱志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志群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3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1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式 水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具类,尤其涉及一种新式煮水壶。
背景技术
泡茶冲水壶,是一种常见的日常烧水器皿,作为电磁炉或者电热炉、电陶炉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来烧出一壶开水,解决泡茶、日常喝水等情况,茶壶的结构,由壶盖、壶身、壶嘴、底部、把手等5个部分组成,壶盖上有孔、钮等细部,壶身有口、嘴、腹、底等细部,把手有提梁、侧把等几种,嘴通常连接壶身形成一体。
传统的泡茶冲水壶,有大概几种材质,如:①最常见的不锈钢壶②生铁壶③铜壶④陶瓷壶等等。
不锈钢壶,材质成本低,但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打磨抛光处理,工人戴口罩防止吸入不锈钢粉末,打磨好的壶,表层再做镀层处理,在生产过程中,残留大量有害物质,对制作工人的伤害,以及环境污染的弊病日益突出,并且如果要让不锈钢壶在电磁炉上使用,必须使用201型钢材,201型钢材的防锈能力较差,长期使用水壶里面会产生很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影响健康,并且由于不锈钢壶的导磁性较差,在电磁炉上,只能达到吸收82%-85%左右的能效率。
生铁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专门的砂质模型,生产工艺较为复杂,成本相对不锈钢壶较高,但是生铁壶,可以对人体进行微量铁元素的补充,纯生铁壶,由于采用铸造法,无法做到一定的薄度,让使用者感到用起来费力,但是生铁的导磁性远比不锈钢高,故生铁壶,在电磁炉上能效较高。
纯铜煮水壶,制作工艺和不锈钢壶差不多,但是如果全部使用纯铜制作的煮水壶,虽然具备补铜效果,但是纯铜煮水壶,释放的铜含量太高,不合适人体长期使用来煮水,并且原材料成本高。
陶瓷煮水壶,由于需要连壶底、壶嘴一次性制作出来,所以在制作过程中,均采用灌浆制作工艺,但在灌浆制作工序上,泥土中,必须增添40%左右的水以及大量对人体有害的水玻璃(硅酸钠),以增加泥土变成泥浆时的流动性能,再把流动性强的泥浆灌入模型中,然后等待一定时间,开模取出泥坯,再用相同的工艺做出壶盖,配以把手,形成完整的煮水壶。但是,灌浆的泥壶,在烧结后依然存在大量的化学物质留在壶身中,例如水玻璃(硅酸钠)高温烧制后的遗留化学分子,不利于人体健康。并且陶瓷煮水壶,只能用于内胆式电热煮水,无法使用在电磁炉上,如想要使用在电磁炉上,必须在底部,烧接上一张具有导磁功能的薄膜,薄膜采用的材质含有剧毒,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危害环境的因素,并且薄膜材质涂层较薄,通常只有60%左右的能效率,煮水速度慢,如想在电陶炉上使用,还需要使用耐高温的陶瓷原料。
除了材质上,现有陶泥壶在结构上也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其中主要表现为:
(1)传统茶壶的壶底均与壶身一体成型,在加热时与壶身一同升温,因而壶底这部分包括电炉丝等组件无法拆卸或更换,使用不方便,不具备其它用途;
(2)由于很多茶壶整体采用铁、铜等材料制成,重量较重,在一定程度上浪费原料,增加了生产工序的繁琐程度,也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式煮水壶。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式煮水壶,包括粗陶泥壶身,所述粗陶泥壶身顶部盖有金属壶盖、侧面设有金属壶嘴、底部为圆形生铁铁饼;此粗陶泥壶身上还通过金属连接件,连接有把手;
所述粗陶泥壶身,按照重量百分比由72~74%的深层天然泥土、5~7%的沙粒、1.7~2.2%的竹粉、2.5~3.5%的麦饭石粉、0.05~0.1%的镁粉、0.01~0.03%的锌粉和15~18%的水制成。
所述粗陶泥壶身通过胶体分别连接金属壶嘴、生铁铁饼、金属连接件。
所述胶体为食用硅胶或其他可以连接的胶类物质。
所述粗陶泥壶身上开有固定孔,金属连接件是通过胶体或螺丝与粗陶泥壶身固定孔连接的。
所述粗陶泥壶身侧面开有出水口,金属壶嘴是通过胶体与粗陶泥壶身出水口连接的。
所述粗陶泥壶身底面开有铁饼固定口,圆形生铁铁饼是通过胶体与粗陶泥壶身铁饼固定口连接的。
所述壶盖、壶嘴及金属连接件可由紫铜、黄铜、纯银或生铁材料制成。
所述圆形生铁铁饼可替换为铸铁内热式发热盘,并且通过胶体与粗陶泥壶身连接而成。
所述把手可设置为顶部提手结构或侧把手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志群,未经邱志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49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