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95248.6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9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史小红;任艳彩;李贺军;李克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83 | 分类号: | C04B35/83;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涉及一种化工材料的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炭/炭复合材料是目前唯一可用于1650℃以上的高温结构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如高比强度、高比模量、高断裂韧性、低密度以及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等,在航空航天、军事、医学以及许多民用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炭/炭复合材料制作工艺复杂、制备周期长、原材料转化率低以及致密化不均匀等问题致使其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制约了该材料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催化剂是能加速反应过程的物质。根据热解碳的形成机理,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加速源气体的芳构化过程,可提高源气体的转化率并快速沉积得到基体碳,从而缩短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周期,降低生产成本。目前,研究者已开发了多种Ni基催化剂用以解决炭/炭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但催化剂存在颗粒较大阻滞气流通道、分布不均匀以及溶液浪费严重等问题。
文献1“镍催化制备炭/炭复合材料,史小红,李贺军,王引卫,李克智。碳素技术,2004(03)”公开了一种催化制备炭/炭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浸渍在预制体上加载液相Ni盐之后加热还原得到Ni单质,提高了热解碳的沉积速率。但本研究采用的液相浸渍法浪费较大,催化剂的加载量不宜控制,且需将加热处理后得到的氧化镍再用H2和Ar还原才能得到镍单质,工艺复杂且存在安全隐患。
文献2“镍催化制备炭/炭复合材料研究,周振中,李铁虎,李彩霞,宋发举。材料导报,2007(09)”公开了一种催化制备炭/炭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了Ni/SiO2、Ni/Al2O3、Ni/ZSM-5负载型催化剂,提高了热解碳的沉积速率。但由于本研究采用的催化剂是粉末状的,不能保证铺撒过程中的均匀性,且催化剂颗粒较大,容易阻滞气流通道。因此,不能保证致密化的均匀性。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催化剂颗粒较大阻滞气流通道、分布不均匀以及溶液浪费严重等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分别对碳布和镍板进行表面处理,具体过程是:
将缝制好的碳布在无水乙醇中浸泡30min~1h进行表面除油,蒸馏水冲洗后放入烘箱中烘干备用;
b.将镍板在无水乙醇中超声处理10min,蒸馏水冲洗后烘干备用;
步骤2:以镍板为阳极,碳布为阴极,在碳纤维布上进行镀镍;所述电镀液为:每制备1L电镀液称取100~350g的NiSO4·6H2O、30~80g的NiCl2·6H2O、15~40g的H3BO3和20~25g的MgSO4溶于蒸馏水中制得1L电镀液;
步骤3、制备预制体,具体过程是:
a.电镀完成之后,将取下的碳布用蒸馏水冲洗后置于烘箱中,在70~120℃下保温1~10小时后烘干;
b.将烘干的碳布以5~10层铺叠,利用碳纤维线穿刺其中,制成预制体;
步骤4、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热解碳,具体过程是:
a.将预制体装入模具置于化学气相沉积炉中,抽真空使真空度达到-0.1~-0.01Mpa,通入氩气至常压后再次抽真空,重复此过程3次;
b.在氩气保护下升温至500~1100℃,升温速度控制在5~10℃/min;
c.在氩气保护下通入甲烷或丙烯气体沉积热解碳,500~1100℃下保温直至预制体的密度达到1.0~2.5g/cm3;
d.关掉甲烷或丙烯气体阀门后以5~20℃/min的速度降温至300~200℃,关掉电源自然降至室温后开炉取出试样,得到炭/炭复合材料。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碳纤维布上电镀镍单质催化制备炭/炭复合材料。电镀法加载镍催化剂容易操作、镀层分布均匀且镀液可以多次利用,能够降低生产成本。目前,已有在石墨片和碳纤维电镀镍并催化生成碳纳米管的例子。因此,在碳的预制体上电镀镍作为催化剂,在合适工艺条件下,可获得具有所需密度的炭/炭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52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