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六连杆多轴转向系统专用实验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5281.9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7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琳;陈皓;崔亚辉;陈杰;黄代航;奚鹏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7/06 | 分类号: | G01M17/06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杆 转向 系统 专用 实验 | ||
1.六连杆多轴转向系统专用实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T型槽实验台架(14),T型槽实验台架(14)的一端设有直线电机(1),直线电机(1)上水平设有输出轴,输出轴的一端通过直线位移传感器连接杆(12)铰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驱动杆(2),直线位移传感器连接杆(12)与T型槽实验台架(14)垂直,直线位移传感器连接杆(12)靠近T型槽实验台架(14)的一端与直线位移传感器(13)的伸出轴固定连接,直线位移传感器(13)远离直线位移传感器连接杆(12)的一端与T型槽实验台架(14)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2)远离直线位移传感器连接杆(12)的一端与竖直设置的平行臂a(4-1)的一端连接,驱动杆(2)上设有S型拉压力传感器(3),平行臂a(4-1)的另一端通过水平设置的平行臂连杆(6)与竖直设置的平行臂b(4-2)的一端连接,平行臂b(4-2)的另一端通过水平设置的平行臂连杆(6)与竖直设置的平行臂c(4-3)的一端连接,所述平行臂a(4-1)、平行臂b(4-2)和平行臂c(4-3)各自的中心位置均通过连接杆连接有两个测量部件,两个测量部件关于中心臂(5)竖直对称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连杆多轴转向系统专用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在平行臂a(4-1)上的连接杆包括在平行臂a(4-1)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的中心臂(5),中心臂(5)与平行臂a(4-1)垂直,中心臂(5)与T型槽实验台架(14)平行,中心臂(5)和平行臂(4)在其相连的位置处通过中心臂销轴(11)铰连接有中心支架(10),中心支架(10)与T型槽实验台架(14)垂直,中心支架(10)远离平行臂a(4-1)的一端与T型槽实验台架(14)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臂(5)上远离平行臂a(4-1)的一端对称设有两个横连杆(7),两个横连杆(7)共面且均与T型槽实验台架(14)水平,每个横连杆(7)与中心臂(5)的夹角均为锐角,每个横连杆(7)的一端均与中心臂(5)远离中心支架(10)的一端铰连接,每个横连杆(7)的另一端均通过水平设置的肘节臂(8)连接有测量部件,所述设置在平行臂b(4-2)中心位置连接杆的结构和设置在平行臂c(4-3)中心位置连接杆的结构均与设置在平行臂a(4-1)中心位置连接杆的结构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六连杆多轴转向系统专用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部件包括垂直设置在T型槽实验台架(14)上的测量支架(24),测量支架(24)靠近T型槽实验台架(14)的一端依次设有旋转编码器支架(25)、肘节臂支架(26)和扭矩传感器(17),旋转编码器支架(25)、肘节臂支架(26)和扭矩传感器(17)均位于测量支架(24)靠近中心支架(10)的一侧,肘节臂支架(26)上设有黄铜套(21),黄铜套(21)内套有肘节臂销轴(20),肘节臂销轴(20)上固定连接有肘节臂(8),肘节臂销轴(20)的一端通过联轴器b(22)与旋转编码器支架(25)连接,联轴器b(22)位于肘节臂支架(26)和旋转编码器支架(25)之间的位置,旋转编码器支架(25)靠近T型槽实验台架(14)的一侧对应联轴器b(22)的位置设有旋转编码器(23),肘节臂销轴(20)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a(19)连接有过渡套筒(18),过渡套筒(18)通过扭矩传感器(17)连接有负载支架(28),负载支架(28)位于测量支架(24)远离T型槽实验台架(14)的一端,负载支架(28)上设有深沟球轴承(16),深沟球轴承(16)与过渡套筒(18)同轴,深沟球轴承(16)内套有负载轮(15),负载轮(15)与扭矩传感器(17)连接,绕负载轮(15)的圆周面上的一周设有V型槽,V型槽上套有尼龙线,负载支架(28)上远离负载轮(15)的一端对称设有两个滑轮(30),尼龙线的一端通过滑轮(30)连接有负载重物(27),尼龙线的另一端固定在负载轮(1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528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刺破修补液的回收方法以及回收装置
- 下一篇:智能PoE交换机及其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