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拟真烛光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95814.3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5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孙庆成;罗翊戬;刘惠恩;李冠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央大学 |
主分类号: | F21S10/04 | 分类号: | F21S10/04;F21V13/1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崔钢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烛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拟真烛光灯装置,其应用于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仿真实烛光发光效果的拟真烛光灯装置。
背景技术
早期的东、西方国家以蜡烛提供照明,但随着时代发展及科技进步,蜡烛于电力革命以后逐渐被电灯取代,自此从单纯提供照明用途延续为居家装饰、喜庆、祭典或营造气氛等用途,其使用范围、功能与用途广泛,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物品之一。
蜡烛的材料原由动物的油脂,如牛脂或蜂蜜蜡所制成,衍变至今以石油副产品石蜡取代,并于石蜡上组设一烛芯。利用燃烧烛芯以持续融化石蜡的方式以维持烛火。然而,烛火相当容易引起火灾,当天气过于干燥,容易点燃周遭的易燃物,严重者烧掉整栋建筑物,更甚至危害生命。因此,必须相当小心的使用蜡烛,不可放置于易燃物的周侧,且使用完需确实的熄火。另外,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等废气,影响空气质量且易熏黑周遭环境,实不符合现今提倡的环保及健康生活等议题。
请参阅中国台湾公告号第M438580「可产生亮纹的发光二极管蜡烛灯」,其是配合一座体以及一灯罩使用,该灯罩连接该座体并形成一罩覆空间,该发光二极管蜡烛灯设置于该罩覆空间内,并包括有:一设置于该座体上的发光件;以及一设于该发光件上的透镜,该透镜包含一位于该发光件上的第一芯体、一位于该发光件上并与该第一芯体相接形成一导光接面的第二芯体、以及一罩覆该第一芯体及该第二芯体的罩体;其中该导光接面顺应该发光件发出的一光源方向,由该发光件的光源于该导光接面产生一亮纹。
一般烛火外焰的顶部亮度较暗,而外焰靠近内焰处亮度较亮,且内焰与烛心衔接处具有曲率。虽然先前技术以导光接面顺应发光件发出的一光源方向,而与该光源方向平行,使得光源被导入导光接面后而产生亮纹,该亮纹透过折射、反射、漫射等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但,先前技术添加了灯源的丰富性,但却无法具备真实烛火的效果。
另外,尚有现有技术利用光纤技术达到仿真烛火的功效,然而此方式不仅于制作上较为困难,且耗费成本高,更无法呈现烛芯及烛火底部透明部分的曲率变化。
有鉴于上述所述的缺点,本发明人投入许多时间进行相关研究,并加以比较各项优劣,且进行相关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并历经多次实验与测试,而终于推出一种『拟真烛光灯装置』,即为改善上述所说明的缺点,以符合大众所需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只能制作外观类似烛火的造型,但无法达到烛火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色温及亮暗程度的效果,拟真程度有限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拟真烛光灯装置,其具有仿真实烛光发光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拟真烛光灯装置,其包括一烛火本体,其中:该烛火本体包括一散光件、一透光件及一发光装置;该散光件内设有数个散射粒子;该透光件一端设有一反射部,另一端设有一导光部;该散光件套设透光件;该发光装置组设于透光件;据此,该发光装置发射光线,部分经反射部反射的光线及另一部分直接由发光装置投射的光线,集中穿射导光部末端至散光件,使位于散光件内的散射粒子散射光线,而剩余光的能量越往散光件末端传递,其被散射的光线强度渐弱。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特征,该发光装置包括一发光件,该发光件组设数个发光晶粒,且发光件组设于透光件的反射部末端,各发光晶粒朝透光件照射,而透光件的反射部,其截面尺寸往发光装置方向渐小。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特征,该发光装置包括一发光件及一全反射组件,该透光件及发光件分别组设于全反射组件的两端,而该全反射组件截面尺寸由发光件往透光件渐大,该发光件组设数个发光晶粒,且全反射组件包围该数个发光晶粒,各发光晶粒发射光线部分经全反射组件内壁全反射至透光件,而另一部分直接穿射透光件。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特征,进一步包括一烛身,该烛身设有一结合端,该烛火本体活动组设于烛身的结合端,该烛身的结合端端面设有一感控器,该感控器与发光装置电性连接,当感控器感应振动频率或声音频率,即控制发光装置的闪烁或熄灭。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特征,进一步包括一与发光组件电性连接的控制器,该控制器设有一发光状态调整单元,借由发光状态调整单元以调整各发光晶粒的发光程度、闪烁频率及频率的变化。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特征,进一步包括一烛芯,该烛芯组设于透光件的反射部内。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特征,烛火本体为一体成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其具有仿真实烛光发光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央大学,未经中央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58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