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一键实现功能手机语音通话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96907.8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2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西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W8/24;H04W60/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实现 功能 手机 语音 通话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一键实现功能手机语音通话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行业的迅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通信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从最初的单一语音对讲和短消息通信发展到如今的声闻并茂的多媒体通信方式。
但是,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功能手机用户,这些用户并不能从迅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技术中的获得收益。功能手机用户对手机本身成本和使用成本比较敏感的同时,对操作的简洁性以及功能的可靠性的要求比智能手机用户高,现有的智能手机领域的解决方案根本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功能手机用户使用、操作简单、能做到快速点对点语音通信的通过一键实现功能手机语音通话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通过一键实现功能手机语音通话的方法,它包括以下两个或以上步骤:(1)用户注册;(2)发送语音消息;(3)接收语音消息,所述的用户注册包括以下步骤:
(1)用户按下功能手机的语音通话按键;
(2)手机自动发起注册请求,手机将以本机IMEI作为基础,向服务器发起注册申请;
(3)服务器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向手机返回登录使用的用户名和密码;
(4)注册成功后手机自动登录服务器;
所述的发送语音消息包括以下步骤:
(1)用户按下语音通话按键;
(2)手机切换至通信录界面并提醒用户选择发送语音消息的接收人;
(3)用户选择联系人,手机切换至录制语音界面,并提示用户在长按语音通话按键的情况下进行录音;
(4)用户释放语音通话按键后,语音录制成功,手机自动将语音消息经压缩编码后发送至服务器;
所述的接收语音消息包括以下步骤:
(1)服务器将语音消息发送至接收方的手机;
(2)手机提示用户接收到语音消息;
(3)手机在用户的提示操作下播放语音消息。
本发明还包括以下步骤:用户在播放语音消息的界面长按语音通话按键直接回复此语音消息。
本发明还包括以下步骤:接收方手机没有激活一键通话语音功能或者接收方手机不支持本功能的情况下,服务器将这条语音消息的地址以短消息的形式发送至接收方手机,由接收方用户自行决定如何下载并播放这条消息。
本发明还包括以下步骤:当手机用同一个IMEI再次发起注册操作时,服务器将返回已经注册成功的用户名和密码。
本发明还包括以下步骤:手机开机时自动登录服务器,此时服务器将及时通知手机关机期间收到的语音消息。
本发明所述的发送语音消息还包括以下步骤:用户在非通话情况下长按语音通话按键,手机开始录音,并在按键释放后发送语音消息至服务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发明后,用户可以在功能手机上使用语音消息进行通信,在新增物理按键的前提下,用户操作非常简洁,不需要学习即可使用;使用本发明后,功能手机用户可以利用3G环境下相对廉价的数据流量进行语音通信,大大节约语音通话费和短消息费用;而且本发明支持一键回复功能,用户不需要回到语音通话界面即可回复语音消息,快捷、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用户注册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发送语音消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接收语音消息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通过一键实现功能手机语音通话的方法,它包括以下两个或以上步骤:(1)用户注册;(2)发送语音消息;(3)接收语音消息,所述的用户注册包括以下步骤,如图1所示:
(1)用户按下功能手机的语音通话按键;
(2)手机自动发起注册请求,手机将以本机IMEI作为基础,向服务器发起注册申请;
(3)服务器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向手机返回登录使用的用户名和密码;
(4)注册成功后手机自动登录服务器;
所述的发送语音消息包括以下步骤,如图2所示:
(1)用户按下语音通话按键;
(2)手机切换至通信录界面并提醒用户选择发送语音消息的接收人;
(3)用户选择联系人,手机切换至录制语音界面,并提示用户在长按语音通话按键的情况下进行录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西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西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69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篮球组合旋转变径篮圈投篮练习器
- 下一篇:球袋底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