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奈米散热涂层的散热装置及散热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97542.0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4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叶俊德;古明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俊德;古明芳 |
主分类号: | F01P11/00 | 分类号: | F01P11/00;F02M27/06;F02G5/00;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散热 涂层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奈米散热涂层的散热装置及其散热方法。
背景技术
按,动力机械(如汽车的内燃机)于运作过程中,由于引擎内部操作温度会持续升高,因此必须通过适当的散热机制来降温,以避免温度过高对动力机械造成影响效能、损坏及使用寿命缩短等问题发生。
动力机械的散热机制就现有设计而言,普遍透过在引擎外部表面以及冷排构件外部增设鳍片的方式来达成;然而,此种鳍片散热方式若要进一步提升其散热效能,则目前仅能采用扩大其设置面积的方式来达成,惟如此一来势必相对徒增相关构件的材料成本,且必定造成相关构件体积扩增的问题,因此,在动力机械的设置空间被局限条件下,即难以采用此种现有结构型态与方式来提升其散热效果。
再就动力机械的引擎节能面向而言,目前虽已有业界研发出一种结合有远红外线材料的输油管或管路套件结构,以期通过远红外线能够细化活化油分子的功效,达到省油节能的效果,但此种结构于实际应用经验中却发现,因为远红外线必须有一定的作用时间长度才能发挥其功效,但动力机械输油管内的油液于运作时为流动状态,远红外线根本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可发挥其细化活化油分子的功效,造成此种试图利用远红外线来节能的现有作法,于实际上仍旧存在难以达到预期功效的问题与缺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奈米散热涂层的散热装置及散热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奈米散热涂层的散热装置包括:一装置本体,外部具有至少一散热区域;一奈米散热涂层,通过涂布手段直接结合于该装置本体的至少散热区域表面,所述奈米散热涂层为热辐射材料,热辐射材料包括奈米级的二氧化硅、二氧化锑、二氧化钴、二氧化铁、二氧化铜任至少其中一者;所述奈米散热涂层由热辐射材料与一黏结剂相混合所组成,以使装置本体的热能够透过该奈米散热涂层加以吸收且呈辐射状排散;一透光保护层,结合于奈米散热涂层表面,为具有透光性的防护涂料所构成,以对奈米散热涂层形成保护作用。
一种散热方法包括:于一散热装置的装置本体外部设置至少一散热区域;将热辐射材料与黏结剂相混合,制成一奈米散热涂料;所述热辐射材料,包括奈米级的二氧化硅、二氧化锑、二氧化钴、二氧化铁、二氧化铜任至少其中一者;通过涂布手段,将前述奈米散热涂料直接涂布于装置本体的至少散热区域表面,奈米散热涂料硬化结合后,散热区域表面形成一奈米散热涂层;通过涂布手段,于该奈米散热涂层表面再结合形成一透光保护层。
本发明使得散热装置的热能够直接通过所述奈米散热涂层加以吸收且呈辐射状排散而获得散热增益功效,且奈米散热涂层产生的热辐射场能够细化活化其作用范围内所设油路中的油分子,以达到提升燃爆效能、节省油耗成本的实用经济效益与优点进步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更包括所述具有奈米散热涂层的散热装置的应用,所述散热装置能够被应用于动力机械、汽车引擎上。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散热装置结构一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
图2本发明的装置本体的热通过奈米散热涂层加以吸收且呈辐射状排散的状态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装置本体散热区域更凸设有鳍片的实施例剖面图。
图4本发明的散热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具有奈米散热涂层的散热装置包括下述构成:
一装置本体10,外部具有至少一散热区域11;其中所述装置本体10的具体实施形状并无局限,故于图1中仅以该装置本体10的局部剖面型态绘示表现;
一奈米散热涂层20,通过涂布手段直接结合于该装置本体10的至少散热区域11表面,所述奈米散热涂层20为热辐射材料,热辐射材料包括奈米级的二氧化硅、二氧化锑、二氧化钴、二氧化铁、二氧化铜任至少其中一者以及一黏结剂相混合所组成,以使装置本体10的热能够透过该奈米散热涂层20加以吸收且呈辐射状排散;
一透光保护层30,结合于奈米散热涂层20表面,为具有透光性的防护涂料所构成,以对奈米散热涂层20形成保护作用;
如图2所示,该装置本体10的热(如箭号L1所示)能够直接通过奈米散热涂层20加以吸收且呈辐射状排散(如箭号L2所示)而获得散热增益功效,且奈米散热涂层20产生的热辐射场能够细化活化其作用范围内所设油路中的油分子,以提升其燃爆效能、节省油耗成本。
如图3所示,其中该装置本体10的散热区域11更可凸设有间隔分布的鳍片12,以使所述奈米散热涂层20涂布结合于鳍片12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俊德;古明芳,未经叶俊德;古明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75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