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脂脱色工艺及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97584.4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5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闫振和;李宗瑞;李宗勇;赵国连;尹德祥;李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丰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3/00 | 分类号: | C11B3/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董宝锞 |
地址: | 22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脂 脱色 工艺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脂精炼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油脂脱色工艺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油脂精炼过程中脱色工艺大多是采用脱色剂与油脂混合使油脂中的色素物质被脱色剂吸附,经过滤后,脱色剂与油脂再分离,从而达到降低油脂中色素含量的目的,而脱色剂在吸附色素的同时也吸附了大量的油脂,造成油脂精炼率降低。如何在保障脱色效果的前提下,降低生产过程中脱色剂的用量,减少脱色剂中吸附油脂带来的生产损失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目前,油脂脱色工艺中,脱色剂的用量为0.5%—6%,废弃的脱色剂中油脂的含量为20%—50%。油脂脱色后,精炼率一般在96%—98%。传统的脱色工艺将脱色后的脱色剂作为生产废弃物。因此,如何在保证脱色效果的前提下,降低脱色剂的使用量、减少废弃脱色剂中油脂的含量,是提高脱色精炼率的关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脱色剂用量少、油脂损耗率小的油脂脱色工艺及该工艺使用的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脂脱色工艺,包括预脱色、预过滤、脱色、过滤工序,其中预脱色工序具体是:将油脂经加热至温度为100℃-120℃后,输送至预脱色锅,油脂输送至预脱色锅中体积达锅内容积1/3时,加入废旧脱色剂,废旧脱色剂的加入量占油脂重量的3%,搅拌,搅拌速率为80rpm,观察锅内真空度,当真空度≦-0.06MPa且搅拌时间>20min时,停止搅拌,将预脱色后的混合油进行预过滤。混合油经预过滤后按照常规脱色工序进行脱色即可。
上述油脂脱色工艺使用的设备包括:原料油储罐、螺旋板加热器、预脱色锅、过滤机及管道。所述螺旋板加热器设置于原料油储罐至预脱色锅的管道上,所述预脱色锅顶端连接设置真空装置,预脱色锅与过滤机之间通过管道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对废旧脱色剂进行了再利用,降低了脱色剂的总用量,节约了生产成本;2、提高了油脂得率,降低了油脂损耗;3、脱色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工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a、原料油储罐,b、螺旋板加热器,c1-c3、泵,d1、预脱色锅,d2、脱色锅,e1-e4、旋液分离器,f1-f4、废液储罐,g1-g2、真空装置,h、干蒸汽发生器,j1-j2、过滤机,k1-k2、保险过滤器,m-脱色油储罐,n、空气储罐,p-空气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
参见图1和图2,油脂脱色工艺,包括预脱色、预过滤、脱色、过滤工序。油脂脱色工艺使用的设备包括:原料油储罐a、螺旋板加热器b、预脱色锅d1、过滤机j1及管道。螺旋板加热器d1设置于原料油储罐a至预脱色锅b1的管道上,预脱色锅d1顶端连接设置真空装置g1,预脱色锅d1与过滤机j1之间通过管道连接。预脱色工序具体如下:将油脂自原料油储罐a中通过泵打入管道中,在管道输送过程中经螺旋板加热器b加热至温度为100℃-120℃后,输送至预脱色锅d1,油脂输送至预脱色锅d1中体积达锅内容积1/3时,开启预脱色锅d1上的快启人孔盖加入废旧脱色剂,废旧脱色剂的加入量占油脂重量的3%,开启预脱色锅d1上的搅拌电机进行搅拌,搅拌速率为80rpm,通过真空装置g1观察锅内真空度,当真空度≤0.06MPa且搅拌时间>20min时,停止搅拌,将预脱色后的混合油经管道送入过滤机j1进行预过滤。混合油经预过滤后按照常规脱色工序进行脱色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丰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丰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75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过滤器
- 下一篇:旋转切包给料器及其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