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含该复合材料的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7680.9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8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黄庆华;郭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电(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05;H01M4/52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张耀光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锂离子电池 | ||
1.一种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为核壳结构,所述复合材料的壳层包括中间层及包覆在中间层外的外层,所述复合材料的内核为Li(NixCoyAlz)O2,中间层为Li(Ni1/3Co1/3Mn1/3)O2,外层为LiNi0.5Mn1.5O4,所述复合材料的内核、中间层、外层的摩尔比为a:b:c,其中a+b+c=1、0<b<0.5、0<c<0.5,x+y+z=1、y=0.15、0.03≤z≤0.0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a:b:c=0.8:0.15:0.05,x=0.8、z=0.05。
3.一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依次通过共沉淀反应得到核壳结构的复合材料前驱体,所述复合材料前驱体的壳层包括中间层及包覆在中间层外的外层,所述复合材料前驱体的内核为(NixCoyAlz)(OH)2、中间层为(Ni1/3Co1/3Mn1/3)(OH)2、外层为Ni0.25Mn0.75(OH)2;
将所述复合材料前驱体与锂源按照摩尔比1:1-1.1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在500-1000℃下进行焙烧,然后经冷却、破碎、过筛得到内核为Li(NixCoyAlz)O2、中间层为Li(Ni1/3Co1/3Mn1/3)O2、外层为LiNi0.5Mn1.5O4的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的内核、中间层、外层的摩尔比为a:b:c,其中a+b+c=1、0<b<0.5、0<c<0.5,x+y+z=1、y=0.15、0.03≤z≤0.0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次通过共沉淀反应得到核壳结构的复合材料前驱体,具体包括:
按照Ni、Co、Al的摩尔比为x:y:z的比例向高速旋转的反应釜中滴加Ni、Co、Al的三元盐溶液,同时滴加碱溶液控制反应釜中混合物的pH值为10-12进行共沉淀反应,得到固相为(NixCoyAlz)(OH)2的固液混合物;
当(NixCoyAlz)(OH)2颗粒足够大时,停止滴加Ni、Co、Al的三元盐溶液,按照Ni、Co、Mn的摩尔比为1:1:1的比例立即向所述反应釜中滴加Ni、Co、Mn的三元盐溶液,控制反应釜中混合物的pH值为10-12继续进行共沉淀反应,在(NixCoyAlz)(OH)2颗粒外部形成中间层(Ni1/3Co1/3Mn1/3)(OH)2;
当一定厚度的中间层形成后,停止滴加Ni、Co、Mn的三元盐溶液,按照Ni、Mn的摩尔比为0.25:0.75的比例立即向反应釜中滴加Ni、Mn的二元盐溶液,控制反应釜中混合物的pH值为10-12继续进行共沉淀反应,至在所述中间层外部形成一定厚度的外层Ni0.25Mn0.75(OH)2,停止反应;
将反应完成后的固液混合物通过离心分离,将分离出的固相物质洗涤至中性后在100-200℃下烘干1-10h,得到核壳结构的复合材料前驱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电(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日电(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768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用活性物质、非水电解质电池及电池包
- 下一篇:电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