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回读显示的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7798.1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5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京特·施韦西希;汉诺·瓦尔德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李慧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显示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其中,显示装置具有多个布置在二维阵列中的单元,
其中,发光元件布置在这些单元中,
其中,显示装置具有控制装置,
其中,由控制装置按照给定控制模型独立地利用控制信号控制发光元件。
背景技术
这种-例如TFT显示器形式的-显示装置是众所周知的。另外,甚至于也已知了TFT显示器,其中在单元中除了发光元件还布置了光敏器件。在现有技术中,借助于光敏器件可以检测到从视线方向落在TFT显示器上的光线。可以从接触识别的意义上对此进行评估,从而能够将相应的TFT显示器用作触摸屏。
从DE 10 2007 038 722 A1中已知了借助于监听装置来检验控制单元将哪些对于将要发出的信息进行表征的数据传输给了显示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多种可能性,借助于其能够以尽可能简单而又可靠的方式检验由显示装置实际输出的画面的准确性。
这一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显示装置来实现。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有利设计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2至9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由此设计本文开头所述类型的显示装置,即
-在单元中除了发光元件还布置有反馈元件,
-反馈元件将取决于发光元件的实际控制状态的反馈信号传输给显示装置的评估装置,
-评估装置根据反馈信号求出反馈模型,
-评估装置将反馈模型与给定控制模型进行比较,和
-评估装置在反馈模型与给定控制模型相符的情况下做出标准反应,并在反馈模型与给定控制模型不相符的情况下做出不同于标准反应的错误反应。
通常,从显示装置的接触方向看,二维阵列被前盖覆盖。
在反馈元件被设计为光敏器件的情况下,前盖优选地部分反光或散射地设计,并且发光元件发出的光信号借助于前盖部分地反射或散射到光敏器件中。
优选地,显示装置具有至少两个传感器装置,并且借助于传感器装置彼此独立地检测二维阵列或覆盖二维阵列的前盖是否以及可能地在哪个位置被接触。由此,就可以将显示装置强化为无缺陷的失效保护的输出和输入装置。传感器装置中的一个可以包括光敏器件。
前盖尤其可以被设计为可弹性变形的前盖。在这种情况下,传感器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优选地仅仅对前盖的变形做出反应,但对前盖的接触不做出反应。因此,可以提高显示装置的可靠性并避免误触发。
优选地,至少传感器装置的这个仅仅对前盖的变形做出反应但对前盖的接触不做出反应的传感器装置一直在保持变形期间一直对变形做出反应。也就是说,不仅可以探测到前盖变形,还可以探测到其持续时间。
在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特别是可以将这个显示装置用作失效保护的工业控制装置的人机接口的输出装置。
对于作为将反馈元件设计为光敏器件包括前盖处的反射或散射在内的设计方案可替换地或者补充地,可以将二维阵列中的控制信号直接连接至反馈元件。
附图说明
利用下文中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上述性质、特征和优点以及种类和方式,如何实现这些方面,进行更加清楚、明确易懂的进一步说明。在此,示意图中示出:
图1是工业技术设备的框图,
图2是显示装置的透视图,
图3是显示装置的功能视图,
图4是流程图,
图5和6是经过修改的显示装置的功能视图,和
图7是时间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借助于工业控制装置2控制工业技术装置1-为此,图1中纯示例性地示出钻机。工业控制装置2设计为失效保护的控制装置,也就是说,单个错误不会导致所控制的装置1陷入不安全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前述装置可能会导致对操作人员3和/或对自身或其它装置的损伤。失效保护的控制装置对于专业人员来说通常是众所周知的。纯示例地,在可编程存储的控制装置领域参阅专利申请人的SIMATIC S7-300F。
工业控制装置2具有人机接口4。这个人机接口4一方面具有(安全的)输入装置5,另一方面具有输出装置6。工业控制装置2通过输入装置5从操作人员3接收输入内容。工业控制装置2通过输出装置6向操作人员3输出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公司,未经西门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77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