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控药剂和防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98034.4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5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马立志;王瑞;高蓬明;刘志刚;刘晓燕;杜超;何劲;王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N47/44 | 分类号: | A01N47/44;A01N47/14;A01N43/76;A01N43/38;A01N41/00;A01N37/34;A01N37/10;A01N33/20;A01P1/00;A01P21/00;A01G13/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徐逸心;袁庆云 |
地址: | 550003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猕猴桃 溃疡 药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研究涉及农业植物保护领域,具体地说是用于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控药剂和防控方法。
背景技术
由丁香假单胞杆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ae, PSA)引起的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猕猴桃种植业的病害,更是威胁猕猴桃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该病害具有隐蔽性、爆发性、毁灭性的特点,及长时间单一用药的产生抗性的现状。因此,该病害的防控必须有合理的高效药剂和方法组成。本发明首先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确认致病菌靶标,经高效药剂离体、活体筛选,结合预防措施,达到有效防控溃疡病害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首先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确认致病菌靶标,通过抑菌圈法,将多种对细菌病害有效的商品药剂进行室内筛选,筛选出高效农药并将筛选出的高效农药配制成药剂,有效应用于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控技术中。
本发明首先通过选择性培养、分离、纯化、使用16s rRNA进行菌落PCR,得到16s r RNA序列,通过在NCBI基因库Blast比对,获得高同源性序列,根据搜索的高同源性序列得出目标菌种属于丁香假单胞杆菌属,结合该菌种的生理生化实验,进一步确认,从而得到靶标。通过抑菌圈法,将多种对细菌病害有效的商品药剂进行室内筛选,发现6种高效药剂,其对猕猴桃溃疡病菌抑制作用大小依次为:20%溴硝醇>72%硫酸链霉素>64%恶霜·锰锌>75%百菌清>80%代森锰锌>30%乙蒜素,并发现70%甲基硫菌灵、45%敌磺钠、20%乙酸铜、20%叶枯唑、20%噻菌铜、30%琥胶肥酸铜、2%春雷霉素、20%嘧菌酯和3%敌克松均无抑菌作用。6种高效药剂抑制效果见表1。继而将所得高效药物制成药剂应用于田间,并结合贵州春季持续多雨特点,使用筛选所得高效药物与耐雨水冲刷的凡士林、猪油和植物组织促进剂(萘乙酸、吲哚乙酸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对病斑进行刮除、涂抹。
表1 6种药剂对猕猴桃溃疡病菌的室内抑制效果
。
本发明用于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控药剂,其防控药剂为:药剂有效成分及愈伤组织促进剂和基质组合而成的涂抹剂,或为药剂有效成分配制的喷洒药剂,其中药剂有效成分是指20%溴硝醇、75%农用链霉素、64%恶霜·锰锌、75%百菌清、80%代森锰锌或30%乙蒜素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的混合物;愈伤组织促进剂是指萘乙酸、吲哚乙酸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基质为猪油、凡士林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涂抹剂质量配比为:药剂有效成分:愈伤组织促进剂:基质=1:0.5:98.5。按比例混合均匀即可,喷洒剂浓度为药剂有效成分稀释800~1200倍。在药剂有效成分任意两种混合物中,20%溴硝醇、75%农用链霉素、80%代森锰锌所占质量比为50~70%,30%乙蒜素、75%百菌清、64%恶霜·锰锌所占质量比为50%~30%;愈伤组织促进剂混合物中,萘乙酸与吲哚乙酸质量比为1:1;基质混合物中,猪油与凡士林质量比为7:3。
本发明用于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控方法,是在猕猴桃采果后、剪枝、清园及立春后,每隔15天,使用药剂有效成分中的一种或两种复配混合物对猕猴桃植株及果园进行喷施,直至气温升至20℃以上;当溃疡病发生后,将病灶刮除,用涂抹剂对病灶涂抹,每周涂抹一次,直至病灶停止流出红色液体为止。
上述方法在于使用药剂有效成分所制的喷洒剂时分别采用6种农药交替喷洒或用6种农药中的两种混合物交替喷洒或用6种农药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交替喷洒。
上述方法在使用涂抹剂时,其一,采用单一的药剂有效成分与单一的愈伤组织和单一的基质配制的涂抹剂交替使用;其二,亦或采用任意两种药剂有效成分与两种愈伤组织和两种基质配制的涂抹剂交替使用;其三,亦或将其一和其二交替使用。
将上述方案2010年10月至2013年2月在贵州省修文县猕猴桃果园实施,防控面积为10亩。2011~2012年防控数据表明,整个防控区发生溃疡病的仅有24株,从防治前的33.2%下降到防治后的8.67%;溃疡病伤口总数从2011年春季的212处下降至56处,说明防治效果良好。使用涂抹剂后伤口治愈率达97%以上。研究中还发现复配药剂的使用较仅使用农用链霉素的防控区效果要明显,发病率低于1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分别设定三个区域(对照、防控1区、防控2区)进行施药。
实施例一(防控1区)
喷施复配药剂为:
① 20%溴硝醇与30%乙蒜素按质量比7:3复配,1000倍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学院,未经贵阳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80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咖啡鲜果发酵清洗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负离子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