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铃薯淀粉渣混合青贮饲料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98079.1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5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赵振宁;高玉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会宁康之源养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3/02 | 分类号: | A23K3/02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张真 |
地址: | 7307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铃薯 淀粉 混合 青贮饲料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饲料领域,尤其涉及马铃薯淀粉渣混合青贮饲料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粮食相对短缺的国家,据统计,2010年我国的饲料缺口为1亿吨。所以,开发各种非粮食竞争性饲料资源,发展节粮型畜牧业道路是必然选择。在反刍动物饲料中使用青贮饲料,不仅可以提高其生产性能,更能提高各种农副产品的利用价值,从而缓解我国的人畜争粮问题。目前,我国大多数地方的青贮饲料仅以玉米秸(或全株玉米)作为原料,受到了玉米种植数量和地域的限制,养殖业的经济成本提高。
马铃薯淀粉渣是马铃薯淀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物,主要成分是水、细胞碎片和残余淀粉颗粒,其干物质中含有大量的淀粉、纤维素、果胶及少量蛋白质等。但新鲜的马铃薯淀粉渣由于含水量高不易储存,直接饲喂动物营养价值低,适口性差等没能作为动物饲料而充分利用,大部分作为废物丢弃掉了,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更严重的污染了环境。
如果能用马铃薯淀粉渣(尤其是盛产马铃薯的地方)作为青贮原料,则不受其含水量高的限制,影响其适口性和使用价值的龙葵素含量也会由于乳酸发酵而大幅度降低甚至完全去除,从而提高其在饲料中的使用量,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马铃薯淀粉渣混合青贮饲料及其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马铃薯淀粉渣混合青贮饲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按质量百分比混合而成:马铃薯淀粉渣 46-48%,全株玉米 46-48%,小麦麸4-6%;
制作方法为:将全株玉米用粉碎机切碎,长度为2-3cm,萎焉失水后,按上述比例加入马铃薯淀粉渣和小麦麸混合均匀,分层加进青贮壕,控制水分达到60-65%,然后压实、密封,45天后开封。马铃薯淀粉渣混合青贮饲料用于饲喂奶牛。马铃薯淀粉渣混合青贮饲料用于饲喂肉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将马铃薯淀粉渣制作青贮料克服了其水分含量高、不宜干制、干燥成本高、适口性差和含有龙葵素等限制其作为饲料使用的缺点。
2、用马铃薯淀粉渣取代50%的全株玉米,再添加小麦麸,不仅可以使青贮更容易,而且提高了青贮料的营养价值,使奶牛的产奶量和奶品质得以提升。以其饲喂奶牛,平均提高奶牛产奶量10.4%,可节约青贮原料成本42.24元/m3。以其饲喂肉羊,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增加0.136kg。
3、促进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利用,缓解优质粗饲料资源的紧缺,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适宜在全国(尤其是马铃薯种植地区)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马铃薯淀粉渣混合青贮饲料,由下列组分按质量百分比混合而成:马铃薯淀粉渣 48%,全株玉米 48%,小麦麸4%;
制作方法为:将全株玉米用粉碎机切碎,长度为2-3cm,萎焉失水后,按上述比例加入马铃薯淀粉渣和小麦麸混合均匀,分层加进青贮壕,控制水分达到60-65%,然后压实、密封,45天后开封。
用于饲喂奶牛:
采用分组对照试验,分为两个处理组,分别为两种不同的青贮饲料构成,其他饲料组成相同。对照组青贮料全部为全株玉米青贮料,试验组为实施例1的混合青贮饲料。
将16头健康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按产奶量、胎次、泌乳天数、体重相近随机分成2个组,每组8头。接受两种不同的饲料组成。过渡期7天,预试期10天,正试期60天(从产后第100天开始)。试验牛群舍饲,固定槽位,每天分别于05:00一9:00、16:00一20:00饲喂全混合日粮(精料:粗料为45:55;平均每头奶牛每天精料8千克,青贮23千克,干苜蓿4千克),自由饮水。采用机器(韦斯伐里亚鱼骨快退式2×18挤奶器)挤奶,每天挤奶3次,下槽后让奶牛到运动场自由饮水和运动,保证圈舍干净卫生。
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在整个试验期每15天为一个阶段测定产奶量,计算标准乳产量。标准乳产量根据产奶量和乳脂率计算。经测算,实施例1的混合青贮饲料提高了奶牛四个阶段的产奶量,产奶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7.2%、11%、12%和11.3%,产奶量平均提高10.4%;标准乳产量在四个阶段分别提高了5.4%、9.7%、11.8%和1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会宁康之源养殖有限公司,未经会宁康之源养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80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压器漏气量测试装置
- 下一篇:质量特性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