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程数据采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8802.6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9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赵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创智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程 数据 采集 方法 | ||
一种远程数据采集方法,该方法包括:应用终端发送采集请求到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将采集请求发送给安全采集服务器;安全采集服务器根据采集请求,将采集指令发给安全采集终端;安全采集终端根据采集指令的要求采集待采集信息载体上的信息;安全采集终端将采集的信息返回给安全采集服务器;安全采集服务器将采集的信息发送到应用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向应用终端发送采集完成的提示,其中应用终端安装有开放式操作系统,安全采集终端与应用终端之间互不连接,并且安全采集服务器与应用终端之间互不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远程数据采集方法,尤其涉及安全的基于开放式操作系统的远程数据采集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基于开放式操作系统的远程数据采集系统,如图1所示,一般包括数据采集终端101、应用终端102和应用服务器(APP)103,其中数据采集终端101与应用终端102在客户侧连接,并且应用终端102与应用服务器103连接。例如,安装有开放式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作为应用终端102,读卡器作为数据采集终端101,该读卡器与该计算机连接,而该计算机与应用服务器103连接,其中该读卡器用来读取例如智能卡或磁条卡信息,而该计算机可以输入用户口令以确保采集信息传输给应用服务器103。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开放式操作系统”是一种由开发商提供的操作系统,这种操作系统具有以下特征:开发商、用户和第三方都可以在这种操作系统下开发各种应用软件和程序,或者开发商、用户和第三方都可以在这种操作系统的界面上安装、调试、运行、管理软件和程序。
当需要采集相关信息时,如图2所示,这种基于开放式操作系统的远程数据采集系统的数据采集操作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201,应用服务器103向应用终端102发起一个采集请求;
在步骤S202,应用终端102向数据采集终端101发送采集指令,从而驱动数据采集终端101处于采集信息状态;
在步骤S203,用户将信息载体靠近数据采集终端101或者将信息输入数据采集终端101,从而数据采集终端101获取采集的数据;
在步骤S204,数据采集终端101将采集的数据发给应用终端102;和
在步骤S205,应用终端102将采集的数据发送给应用服务器103。
之后,应用服务器依据预定的业务处理逻辑进行处理,例如查询、比对、或者身份认证等。
然而,现有技术中以上基于开放式操作系统的远程数据采集系统和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上述传统的基于开放式操作系统的远程数据采集系统中应用终端102通常是台式计算机(例如,PC机)、笔记本电脑、手机、数字电视、自动售货机、自动柜员机、固定电话、或者平板电脑等计算设备,其中安装了开放式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iOS或者Android等,所以,至少因第三方可以在这种操作系统下开发各种应用软件和程序,或者第三方可以在这种操作系统的界面上安装、调试、运行、管理软件和程序的缘故,在这些开放式操作系统上很容易安装恶意程序。当这种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据采集时,由于数据采集终端与应用终端直接相连,采集的数据首先要经过应用终端才能发送到应用服务器,所以应用终端上的恶意程序有可能窃取采集的数据,如磁条卡信息和口令等,并将采集的数据发送给攻击者,从而导致采集的数据泄露。例如,攻击者就可以用获得的磁条卡信息复制磁条卡,并用获得的口令或者手写签名冒充用户刷卡,从而给用户带来巨大损失。另外,恶意程序也可能篡改采集的数据,使应用服务器无法得到正确的采集数据。因此,很难保证采集的数据的机密性或完整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创智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创智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88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会议系统、会议管理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