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寒饮夹热型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99345.2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2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何本阳;谢银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银芳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1/06;A61P11/10;A61P11/14;A61K35/02;A61K35/56;A61K3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9000 重庆市黔***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寒饮夹热型 小儿 支气管哮喘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哮喘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是一种以中草药原料制成的治疗寒饮夹热型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在我国发病率已超过2%,因此,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理、防治方法和防治药物在国内外非常重视。
在中医学领域,小儿支气管哮喘属于哮症范畴,发作期见证主要有寒饮哮喘、寒饮夹热哮喘两种症状;其中寒饮哮喘症状多见湿痰内伏肺膈,因由起居不慎,外感风寒,邪乘于肺,引动伏饮,肺气宣降失常,气逆而喘,痰阻气道,气机不利而哮,因此,治疗应散寒解表,宣肺平喘,祛痰止咳;而寒饮夹热哮喘症状多见内积痰热,熏灼肺胃,引动宿痰,以气促胸高,喉中哮鸣,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痰色黄而胶黏浓稠,呛咳不利,发热,头痛,有汗,胸闷,烦躁不安,面赤,口渴喜饮,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或滑,脉滑数为常见症的哮病证候,因此治疗宜清肺泄热,顺气化痰止咳。
目前,临床应用治疗哮喘的药物主要采用西药治疗,如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而青霉素药物有过敏的危险,长期使用会形成耐受性,不仅使疗效下降,还可能是病情加重;如用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可能会损伤小儿肾脏或听觉神经,应该慎用。由于西药的副作用很大,近年来,又重新开始采用中药临床应用,目前一般采用传统复方治疗,对寒饮哮喘常用主方为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苏子降气汤、小儿咳喘宁糖浆、小儿肺闭宁片等;对寒饮夹热哮喘一般采用越婢加半夏汤、定喘汤、清金降火汤、银黄平喘气雾剂等。
目前市面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西药主要用支气管纩张剂、激素类药为主,有的疗效较差,副作用大,反复应用激素可导致免疫力下降。而中药仅用于缓解症状,没有明确针对寒饮夹热型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具体症状从扶正固本的角度提高免疫力的药物,现有的药物很难治好这类病,即使缓解了也很容易复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寒饮夹热型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具体症状提供一种在扶正固本、改善体质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解表清热,止咳化痰平喘的中药制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寒饮夹热型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原料药配比及其制备方法。
所述的原料药配比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
麻黄9-11份、杏仁9-11份、炙甘草9-11份、干姜9-11份、五味子9-11份、柴胡11-13份、桂枝9-11份、白芍9-11份、瓜蒌壳9-11份、薤白9-11份、枳实9-11份、厚朴9-11份、苍术9-11份、陈皮9-11份、白术9-11份、泽泻9-11份、猪苓9-11份、茯苓11-13份、生地9-11份、丹皮9-11份、石膏33-37份、桑白皮9-11份、鱼腥草14-16份、桃仁5.5-6.5份、太子参9-11份、菟丝子9-11份、白果9-11份、龙骨11-13份、牡蛎11-13份。
所述的制备方法是将各原料药按重量份配比称取,用原料药总重量5倍的水浸泡30分钟,再用武火煮到沸腾,然后用文火煎煮30分钟,过滤收取煎煮液;然后再将药渣重新加入原料药总重量4倍的水煎煮,沸腾后用文火煎煮25分钟,过滤收取煎煮液,如此反复提取2次;然后合并3次的煎煮液,静置12小时,最后将煎煮液浓缩至原料药总重量的1.5倍。
所述的原料药配比的优选重量份配比为。
麻黄10份、杏仁10份、炙甘草10份、干姜10份、五味子10份、柴胡12份、桂枝10份、白芍10份、瓜蒌壳10份、薤白10份、枳实10份、厚朴10份、苍术10份、陈皮10份、白术10份、泽泻10份、猪苓10份、茯苓12份、生地10份、丹皮10份、石膏35份、桑白皮10份、鱼腥草15份、桃仁6份、太子参10份、菟丝子10份、白果10份、龙骨12份、牡蛎12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银芳,未经谢银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93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积雪层承载强度测量器
- 下一篇:萆藓通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