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墨记录方法、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喷墨记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0080.3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87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中岛干人;中野景多郎;吉沢光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M5/00 | 分类号: | B41M5/00;B41M7/00;C09D11/30;C09D11/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苗堃,金世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墨 记录 方法 紫外线 固化 油墨 装置 | ||
1.一种喷墨记录方法,包括:
喷出工序,包括将含有自由基光聚合引发剂和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且波长395nm处的透射率为1%以下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型的第1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喷出到被记录介质上,和
固化工序,包括对着落于所述被记录介质的所述第1紫外线固化型油墨照射紫外线,使该油墨固化,
所述固化工序中最初照射紫外线的光源是照射的紫外线的峰值强度为800mW/cm2以上的紫外线发光二极管;
进一步包括:
包括将含有自由基光聚合引发剂和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且波长395nm处的透射率超过1%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型的第2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喷出到被记录介质上的喷出工序,和
包括对着落于所述被记录介质的所述第2紫外线固化型油墨照射紫外线而使该油墨固化的固化工序,
在使第2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固化的所述固化工序中最初照射紫外线的光源是照射的紫外线的峰值强度小于800mW/cm2的紫外线发光二极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中,在使第1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固化的所述固化工序中,由所述最初照射紫外线的所述紫外线发光二极管照射的紫外线的照射能量为100~600mJ/c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中,在使第1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固化的所述固化工序中,在由作为所述最初照射紫外线的光源的所述紫外线发光二极管照射紫外线之后,进一步照射紫外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中,在使第1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固化的所述固化工序中,所述最初照射紫外线的所述紫外线发光二极管所进行的照射是脉冲照射和利用聚光透镜的点照射中的至少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中,使用行式喷墨记录装置进行记录,
所述行式喷墨记录装置包括以下方式,即具有长度为与被记录介质的宽度相当的长度以上的喷嘴列的喷头和所述被记录介质,一边沿与宽度方向正交的扫描方向相对地移动位置,一边将所述第1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喷出到所述被记录介质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中,在使第1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固化的所述固化工序中,在所述最初照射紫外线的所述紫外线发光二极管中,照射的紫外线的峰值强度在800~4000mW/cm2的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中,在使第1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固化的所述固化工序中,所述最初照射紫外线的所述紫外线发光二极管在360~420nm的范围具有发光峰值波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中,在使第2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固化的所述固化工序中最初照射紫外线的光源是照射的紫外线的峰值强度为700mW/cm2以下的紫外线发光二极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包括:
包括将所述第1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喷出到被记录介质上的所述喷出工序,
包括对着落于所述被记录介质的所述第1紫外线固化型油墨照射紫外线而使该油墨固化的所述固化工序,
包括将所述第2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喷出到被记录介质上的所述喷出工序,
包括对着落于所述被记录介质的所述第2紫外线固化型油墨照射紫外线而使该油墨固化的所述固化工序,和
包括对所述第1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和所述第2紫外线固化型油墨进一步照射紫外线而使其固化的固化工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中,
包括将所述第1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喷出到被记录介质上的所述喷出工序和包括对着落于所述被记录介质的所述第1紫外线固化型油墨照射紫外线而使该油墨固化的所述固化工序在包括将所述第2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喷出到被记录介质上的所述喷出工序和包括对着落于所述被记录介质的所述第2紫外线固化型油墨照射紫外线而使该油墨固化的所述固化工序之后进行。
11.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008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