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循环鱼池及循环水处理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00217.5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1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宋奔奔;单建军;宿墨;顾川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吴瑾瑜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鱼池 水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循环鱼池及鱼池循环水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流水鱼池常见有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方形切角、八边形等,不同的鱼池池形各有利弊。圆形池造价较高,水交换和排污染效果好,单位水量生产量高,但操作不太方便、土地利用率低;长方形池造价较低、土地利用率高、操作方便,但水交换和排污不太理想;长方形切角和八边形池造价较低、水交换和排污良好、操作方便,但土地利用率低。
鱼池作为养鱼的生境,在工业化封闭循环水养殖中,其功能则不尽于此,尚具有:及时去除残饵、粪便等有机物的集污排污功能;及时将低溶解氧含量的水体排出或及时增氧;及时将高二氧化碳、高氨氮含量的水体排至相关水处理设备或及时去除;便于分级、捕捞、投喂等操作的功能。
鱼池的设计应将与养殖鱼体紧邻的水流静滞区降低至最小。在养殖游泳性鱼类的鱼池中,通过水体流动和鱼的游动相结合,在与鱼体紧邻的水流静滞区域形成良好流态,提供充足溶氧,并将氨氮、二氧化碳等代谢产物及时扩散到鱼池水体中。
根据鱼类行为学,鱼类主要可分为游泳性鱼类与底栖性鱼类,前者喜流水,后者喜静水或低速流水。工厂化高密度循环水养殖主要是通过提高水体交换速率,提供充足氧气、良好水质情况并去除代谢产物,实现高密度、高效益、生态环保的养殖目标;由于游泳性鱼类具有喜流水、流线型体形等天然优势,非常适于作为集约化高密度循环水养殖的对象
目前国内外主要的循环水养殖中水处理工艺流程有两种,如下图,即集中式工艺流程与分散式养殖工艺流程。目前集中式工艺流程在国内外占主流地位,集中式循环水系统工艺流程一般为:鱼池—总回水管—微滤机—流化砂床—脱气—杀菌—增氧—供水管—鱼池。其特点是:流程为单线程、所有水体都一一经过各水处理单元、各水处理单元成线性排列、水处理区域集中、鱼池成排、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缺点是水体循环量大、运行能耗高、运行成本高、系统以套为运行使用单元。分散式工艺流程是一个鱼池配备整套水处理单元系统或者配备关键水处理单元,一般系统中仅有一个鱼池。其特点是:每个鱼池有单独的水处理系统,可在颗粒有机物破碎之前快速高效的去除颗粒有机物,独立性、灵活性和疾病可控性强。缺点是:设备数量多、设备投资大、土地利用率低、管路线路设置复杂、操作管理不便。
现有工厂化循环水高密度养殖中普遍采用圆形鱼池或切角鱼池,存在着土地面积利用率低、有效养殖水体较小、分级捕捞操作复杂、劳动强度大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养殖的内循环的养殖池,同时可进行推流、增氧、脱气、固体过滤、生物过滤等水处理。
本发明技术方案为,一种内循环鱼池,包括中心鱼池,所述中心鱼池的形状为八角形或者圆形,蓄水深度为2~3m;还包括沉淀系统和内循环系统,其结构为:
当中心鱼池为八角形时,其形状为具有四个切角的八角形,在中心鱼池的一个切角位置上设置沉淀系统;当中心鱼池为圆形时,在中心鱼池外切矩形的一个边角上设置沉淀系统;
沉淀系统的结构包括位于中心鱼池外侧的侧排水池和竖流沉淀器,侧排水池的一边与中心鱼池外壁连为一体,与在中心鱼池外壁上靠近水面的位置安装拦鱼网栅A,优选的,拦鱼网栅A的中心位置与中心鱼池水面距离为20~30cm;拦鱼网栅A的外侧为侧排水池;拦鱼网栅A为中心鱼池的出水口和侧排水池的进水口;
侧排水池通过栏鱼网栅A与中心鱼池连通;侧排水池上部与侧排水管连接,侧排水管另一端连接到外部的集中水处理系统;优选的,所述侧排水管与侧排水池连接的部位位于拦鱼网栅A对侧,其中心位置比拦鱼网栅A的中心位置高5~15cm;
中心鱼池底部设置底出水管,底出水管的一端位于中央鱼池底部的中心位置,另一端连接到竖流沉淀器的下部;竖流沉淀器底部收集沉淀物的部位连接底排污管;竖流沉淀器上部与底排水管的一端连接,底排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到外部的集中水处理系统;底排水管的中心位置比中心鱼池水面(19)低10~20cm;
竖流沉淀器的结构包括竖流沉淀器外壁、位于竖流沉淀器内部中心的指管状套筒和水管,所述的指管状套筒上下两端开口,指管状套筒的顶部比底排水管顶部高5~10cm;所述的水管为矩尺型,包括由弯头连接的水平管和竖直管,水平管与竖直管之间的夹角为85~95度;竖直管的另一端伸入指管状套筒中心,水平管的另一端穿过竖流沉淀器外壁,与底出水管相连。
中心鱼池为八角形时,在其余三个切角上设置内循环系统;当中心鱼池为圆形时,在中心鱼池外切矩形的其余三个边角上设置内循环系统;所述内循环系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02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数据自动传输装置的电子血压计
- 下一篇:一种超重失重演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