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航母舰载机弹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0512.0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3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本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本胜 |
主分类号: | B64F1/06 | 分类号: | B64F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高燕燕;郭德忠 |
地址: | 23712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母 舰载 弹射器 | ||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航母舰载机的弹射起飞方式的一种弹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航母舰载机弹射器,属于航母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航母不仅要解决舰载机的问题,还要帮助他们从航母上起飞。面对舰载机起飞的世界性难题,世界主流的起飞方式有三种:滑跃起飞、蒸汽弹射和电磁弹射。
滑跃起飞由英国首创,用于本国研制的轻型航母,就是在航母甲板舰艏向上弯曲一定的角度,英国一般为12度,此种方式有助于飞机在滑行中产生一个向上的能量机动,帮组飞机减少起飞滑跑距离。前苏联的库茨涅佐夫级航母也采用了类似起飞方式,库茨涅佐夫级属于中型(重型)航母范畴,也等于是把此种起飞方式的作用发挥到极限化。滑跃起飞的优势在于,其结构比较简单,不产生多余的能量和人员消耗。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航母的研制成本和重量。减少控制流程等,比较适用于中小型航母;但是缺点也非常的明显:这种起飞方式就意味着航母舰载机必须依靠自身动力起飞。不能借助任何外力,这就必须要舰载机本身拥有足够的瞬时能量机动能力,且战机起飞的效率比较低。
目前,拥有蒸汽弹射器与电磁弹射器设计制造技术的只有美国,其中电磁弹射目前还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蒸汽弹射器实际就是一台往复式蒸汽机,只不过其动力冲程很长。蒸汽弹射器由发射系统、蒸汽系统、拖索张紧系统、润滑及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工作时,由锅炉产生高压蒸汽,并把这种高压蒸汽储存在蒸汽室里,弹射前,用拖索将舰载机钩在往复车上,一旦将高压蒸汽充入汽缸筒,蒸汽的巨大压力推动活塞,活塞带动往复车,往复车带动舰载机飞速向前滑动,从而将飞机弹射出去。如美国的C-13型蒸汽弹射器,可将36.3吨重的舰载机以185节(即339公里/小时)的高速弹射出去。目前,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弹射一架飞机仅需30秒种。
蒸汽弹射起飞方式对航母本身的要求就不是很高,航母甲板可以采用平直的直通型甲板。这种起飞方式,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法国等国家的航母一直在沿用,从克莱蒙梭到戴高乐,从美国号到尼米兹级都是采用的蒸汽弹射起飞方式,此种起飞方式,缺点在于其结构较为复杂,也就增加了发生故障的几率!还会产生额外的能量消耗,占用航母上宝贵的二层甲板空间,还会增加航母重量和研制,保养成本。弹射器的研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这是制约弹射器的最大技术瓶颈.而且弹射起飞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蒸汽弹射消耗不少宝贵的高纯度淡水,弹射器的操作,保养和维护都非常复杂,对人员素质要求很高,蒸汽弹射还有一项缺陷是不能控制能量释放大小,也就是说,其能够弹射诸如F-14,F/A-18E-2C这样的中/重型飞机,但却无法弹射重量较轻的舰载无人机。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母舰载机弹射器,能够在短距离内将舰载机加速到需要的起飞速度,其加速度和弹射距离便于控制。
一种航母舰载机弹射器,包括动力装置、离合器、启动盘、传动盘、负载盘、传动钢索、松紧调节器、牵引钢索、负载拉钩、刹车机构,控制系统和往复车;其中动力装置由大功率电机和变速箱组成,其作用是输出恒定的转速,电机功率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匹配;启动盘、传动盘和负载盘为正圆锥台结构,其圆锥面上开有螺距沿母线方向的螺旋槽口;往复车安装在甲板下方,往复车传送带上固定有挡块;
传动盘和负载盘通过主轴同轴固定成一体,传动盘的小端连接负载盘的大端,刹车机构与主轴配合安装,刹车机构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实现对主轴的制动;启动盘对应位于传动盘一侧,启动盘的大小端方向与传动盘的大小端方向相反;启动盘、传动盘和负载盘通过各自的安装支架安装在甲板下方的空间内,其轴线均与水平面平行且能绕各自轴线转动;启动盘的大端通过离合器连接动力装置中变速箱的输出轴,启动盘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实现转动;传动钢索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启动盘小端和传动盘大端的螺旋槽口内;松紧调节器固定安装在甲板下方并与安装在轮架上的张紧轮圆周面相对,松紧调节器能够调节张紧轮与往复车上转轮之间的中心距,实现对牵引钢索的张紧,以补偿牵引钢索由于热胀冷缩以及变形产生的长度误差;牵引钢索绕在张紧轮的圆周面上,牵引钢索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负载盘小端的螺旋槽口内,牵引钢索的另一端与负载拉钩固定连接,负载拉钩与甲板上的滑轨相配合,负载拉钩与往复车上的挡块固定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本胜,未经张本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05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沉淀池的污泥排放装置
- 下一篇:微创型直线缝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