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核耐药相关外排蛋白来源抗结核CTL表位肽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1212.4 | 申请日: | 201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0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祁元明;陈飞;高艳锋;朱宇皇;吴亚红;陈艳平;韩艳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7/06 | 分类号: | C07K7/06;A61K39/00;A61P31/06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核 耐药 相关 外排 蛋白 来源 ctl 表位肽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专利申请是专利申请号:201110138646.2 ,申请日:2011年05月26日,发明名称为《结核耐药相关外排蛋白来源抗结核CTL表位肽及其应用》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结核病治疗性多肽疫苗,尤其是涉及利用结核杆菌自身耐药相关抗原筛选出的具有治疗活性的抗结核CTL表位肽,本发明还涉及该肽在制备结核病治疗性多肽疫苗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数量的日益增加是造成近年来结核病死灰复燃、卷土重来的重要原因。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机制主要分天然耐药机制和获得性耐药机制。获得性耐药主要是由于耐药相关基因的点突变,而天然耐药机制主要由于细胞壁的通透性障碍和活跃外排泵系统。因此,药物外排系统可以成为重要的耐药结核治疗靶点。
近年来在动物模型及临床研究中发现,CD8+ CTL在抗结核感染保护性应答中起着重要和独特的作用,CD8+ CTL对靶细胞发挥杀伤作用,必须能识别靶细胞表面与相应MHC-I类分子结合的特异性抗原表位,即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表位。目前研究的CD8+CTL蛋白抗原表位,主要集中在结核菌特异的分泌蛋白上,如ESAT-6、CFP-10、CFP-21、MPT64、Ag85复合物等,而对于膜蛋白尤其是药物外排蛋白CD8+CTL表位报道很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类结核耐药相关外排蛋白来源的抗结核CTL表位肽,本发明还提供该类肽在制备结核病治疗性多肽疫苗中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结核耐药相关外排蛋白来源抗结核CTL表位肽为九肽,所述九肽的氨基酸序列为:
P9:Ala-Leu-Gly-Met-Leu-Ile-Ala-Gly-Leu 。
本发明所述的结核耐药相关外排蛋白来源抗结核CTL表位肽在制备结核病治疗性多肽疫苗中的应用。
本发明是根据抗原的一级结构,采用免疫信息学手段,运用SYFPEITHI、BIMAS和NetCTL 1.2数据库对结核耐药相关蛋白抗原的HLA-A*0201限制性CTL表位进行了预测分析,筛选获得表位肽。然后通过体外ELISPOT实验对预测表位肽进行鉴定。本发明采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初步鉴定出能够体外诱导CTL的表位肽,鉴定的九肽未见文献报道,为研制基于耐药相关蛋白抗原的结核疫苗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为设计基于混合T细胞表位的结核多表位肽疫苗提供更多的信息。
附图说明
图1-8是本发明表位肽的质谱分析图谱。
图9-16是本发明表位肽诱导的特异性CTL分泌IFN-γ的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本发明所述的结核耐药相关外排蛋白来源抗结核CTL表位肽为九肽,所述九肽的氨基酸序列为:
P5:Tyr-Leu-Gly-Gly-Thr-Thr-Gly-Pro-Val (YLGGTTGPV )分子量:864.6(理论值:863.44)
或P6:Tyr-Ile-Val-Gly-Phe-Cys-Leu-Leu-Val (YIVGFCLLV) 分子量:1026.7(理论值:1025.86)
或P7:Thr-Leu-Thr-Trp-Leu-Phe-Ala-Phe-Val (TLTWLFAFV)分子量:1097.7(理论值:1097.32)
或P8:Gly-Leu-Val-Ala-Gly-Leu-Ser-Ala-Val (GLVAGLSAV)分子量:786.7(理论值:786.7)
或P9:Ala-Leu-Gly-Met-Leu-Ile-Ala-Gly-Leu (ALGMLIAGL)分子量:858.7(理论值:857.81)
或P10:Met-Leu-Ile-Ala-Gly-Leu-Pro-Cys-Leu (MLIAGLPCL)分子量:930.6(理论值:930.24)
或P11:Leu-Leu-Cys-Ala-Ile-Phe-Ala-Glu-Val (LLCAIFAEV)分子量:978.6(理论值:977.52)
或P12:Arg-Leu-Trp-Pro-Thr-Val-Gly-Cys-Leu (RLWPTVGCL)分子量:1044.6(理论值:1043.5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12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