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色温调节方法、色温调节装置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1459.6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8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贾丽丽;陈秀云;孙凌宇;朱红丽;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色温 调节 方法 装置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色温调节方法、色温调节装置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液晶电视和显示器,不同的人对于颜色有这不同的需求,然而现有的显示器和液晶电视显示的颜色空间有限。现有显示器一般通过ACC tunning(Accurate color capture tunning,自动色温控制)方法来实现色温的调节,这种调节方式的调节是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可实现对色温几百开尔文的调节。
Acc tuning色温调节方式是通过软件处理的方式实现,通常,在输入灰阶信号8bits的情况下,通过程序处理将8bits的信号插值成为9bits的信号,最后根据需要输出8bit或者6bit的信号。色温调节就是在8bits插值为9bits时候,按照一定的色温调节的方向来插值,然后在8bits输出的过程中,保留对色温调节有用的值,从而改变8bits灰度信号,实现色温调节。该方式一般用来进行色温的补偿调节,色温调节范围一般只有几百开尔文。色温的调节范围很有限,直接影响显示效果的精度和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色温调节方法、色温调节装置及显示装置,解决现有色温调节范围小,显示精度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色温调节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输入的色温信号和色温模板进行匹配,提取出与所述输入的色温信号匹配的色温模板所对应的电流信号;
S2:根据所述电流信号来调节控制发光单元发光。
在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
S0:建立色温模板。
所述步骤S0具体为:
S01:通过控制施加在发光装置上的电流与测量该电流所对应的色温值建立电流和色温的对应关系计算公式;
S02:根据所述对应关系计算公式构建色温模板。
所述对应关系计算公式为:
T(k)=[t6×k6-t5×k5+t4×k4-t3×k3+t2×k2-t1×k+t0]
其中:
k为流经绿光芯片的电流和流经蓝光芯片的电流之间的比值;k=I(Gchip):I(Bchip),0.25≤k≤2;
t0-t6为k的0到6阶指数的系数;
I(Gchip)为流经绿光芯片的电流;
I(Bchip)为流经蓝光芯片的电流;
T(k)为对应k值的色温。
一种实现上述权利要求的色温调节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包括:
用于对输入的色温信号进行控制的色温控制装置、根据所述色温控制装置的输出信号来发光的发光装置;所述色温控制装置和所述发光装置相连接。
所述色温控制装置包括:
用于接收色温信号的信号接收单元、用于对所述色温信号进行色温模板匹配的色温模板单元、用于选择与所述色温信号相应的色温模板的模板选择单元;为所述信号接收单元、色温模板单元和模板选择单元供电的第一供电单元;
所述色温控制模块和色温模板单元连接;色温模板单元和模板选择单元连接;模板选择单元和显示装置连接;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分别与所述信号接收单元、色温模板单元和模板选择单元连接。
所述发光装置包括:
用于根据所述模板选择单元的输出信号来控制电流的电流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流控制单元的输出信号来发光的发光单元;为所述电流控制单元和发光单元供电的第二供电单元;
所述电流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模板选择单元和发光单元连接;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流控制单元和发光单元连接。
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包括第一电流输出端和第二电流输出端。
所述发光单元为LED灯。
所述LED灯包括用于发出蓝光的蓝光芯片和用于发出绿光的绿光芯片;所述蓝光芯片和绿光芯片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流输出端和第二电流输出端连接。
所述LED灯包括红色荧光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14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