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针连接器的弯针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1580.9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1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程恒山;裔永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42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事务所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王骝 |
地址: | 20033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针连接器的弯针固定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连接器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现代电连接器正在向信号传输的高速化、数字化、模块化、集成化发展,因此传统的低频、大间距的连接器将逐渐被高速、高密度、模块化的连接器所替代。多针连接器就是一种高密度、模块化的连接器,现有技术的多针连接器,采用层板结构对弯针实施固定,存在的问题是,层板结构只能对弯针之间的列固定有效,为节约空间,提高集成度,多排弯针连接器的发展已成趋势,即在一个模块上紧密交错排列多排弯曲形状的插针,若插针的固定措施不当,连接器在插接的过程中,插针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相互之间的位移或变形,导致多针连接器的工作稳定性及可靠性大幅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多针连接器的弯针固定器,本发明采用主固定板的多级台阶、层板结构及插片结构,使得模块上紧密交错排列的多排弯曲插针,按行与列有序隔开,相互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克服了层板无法固定的缺陷,解决了多针连接器弯针固定的难题,为高密度、模块化的多针连接器的应用与发展拓展了空间。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针连接器的弯针固定器,其特点包括主固定板、插片及副固定板,所述主固定板由固定板座与立板构成一倒“T”形体,立板上平行设有多级的台阶,台阶上设有多排水平的通孔,立板的顶部设有数个垂直的第一圆柱销,固定板座上设有一排呈“梳齿”状的层板,固定板座的两侧设有数个垂直的第二销孔及水平的观察孔,副固定板为顶面、背面及两侧面构成的四面体,其顶面设有数个垂直的第一销孔,两侧面的底部设有数个垂直的第二圆柱销,背面的内壁上并排设有竖直的凹槽,插片为数片高度不同,且截面呈“L”形的片状体;所述插片依次插装在主固定板的立板一侧,且插片与立板的台阶形成空间互补,副固定板套装在主固定板的立板上,且副固定板的第二圆柱销与固定板座的第二销孔插接,副固定板的第一销孔与立板的第一圆柱销套接;所述的副固定板的第一销孔及主固定板的第二销孔为六方孔;所述的插片“L”形截面的转角处设有过渡圆弧;所述的主固定板上的通孔位于台阶一侧的端口设有倒角。
本发明采用主固定板的多级台阶、层板结构及插片结构,使得模块上紧密交错排列的多排弯曲插针,按行与列有序隔开,相互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克服了层板无法固定的缺陷,解决了多针连接器弯针固定的难题,为高密度、模块化的多针连接器的应用与发展拓展了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主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副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插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1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2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3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完成固定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图3、图4,本发明包括主固定板1、插片2及副固定板3,所述主固定板1由固定板座11与立板12构成一倒“T”形体,立板12上平行设有多级的台阶13,台阶13上设有多排水平的通孔15,立板12的顶部设有数个垂直的第一圆柱销14,固定板座11上设有一排呈“梳齿”状的层板16,固定板座11的两侧设有数个垂直的第二销孔17及水平的观察孔18,副固定板3为顶面、背面及两侧面构成的四面体,其顶面设有数个垂直的第一销孔31,两侧面的底部设有数个垂直的第二圆柱销32,背面的内壁上并排设有竖直的凹槽33,插片2为数片高度不同,且截面呈“L”形的片状体;所述插片2依次插装在主固定板1的立板12一侧,且插片2与立板12的台阶13形成空间互补,副固定板3套装在主固定板1的立板12上,且副固定板3的第二圆柱销32与固定板座11的第二销孔17插接,副固定板3的第一销孔31与立板12的第一圆柱销14套接。
所述的副固定板3的第一销孔31及主固定板1的第二销孔17为六方孔。
所述的插片2“L”形截面的转角处设有过渡圆弧。
所述的主固定板1上的水平通孔15位于台阶13一侧的端口设有倒角。
本发明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15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