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马铃薯茎尖脱毒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02258.8 申请日: 2013-03-27
公开(公告)号: CN103190264A 公开(公告)日: 2013-07-10
发明(设计)人: 谢开云;何卫;王克秀;胡建军;王余明;卢学兰;唐铭霞;贾巍巍;马松明;刘可心;刘一盛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何卫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A01C1/00;A01H4/00
代理公司: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龚燮英
地址: 610066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马铃薯 脱毒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马铃薯茎尖脱毒及脱毒过程中,茎尖愈伤化导致基因变异和脱毒周期长的方法。该技术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马铃薯在种植过程中感染病毒而引起退化直接影响了马铃薯的品质及产量,严重阻碍了马铃薯的生产和利用。应用马铃薯脱毒技术,是解决马铃薯种薯退化的主要技术措施。因此,脱毒种薯越来越受到广大马铃薯栽培者的欢迎。我国在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川,并在各地建成脱毒种薯繁育体系。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脱毒苗是马铃薯脱毒种薯产业的基础,优质快速地茎尖培养为以后脱毒苗和脱毒薯的生产赢得了时间和效益。通过组织培养途径,从而建立无病毒生产体系是目前非常有效的获得无病毒植株的途径。当前脱毒马铃薯茎尖培养效率低,成苗率和脱毒率达不到预期目的,因此优化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方法非常必要。

马铃薯茎尖脱毒标准程序如下:块茎、植株或芽条(或者带病毒试管苗);结合热处理(36℃,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30℃);表面清洗之后,常规消毒处理;解剖镜下剥离分生组织约0.1~0.3mm、带1~2个初生叶原基;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接入已灭菌的分生组织培养基培养(4-5个月);待分生组织分化后,转入生长培养基成苗(15-20天);具5~7叶的茎尖分化苗扩繁(15-20天转接一次);各株系茎尖分化苗的病毒及类病毒检测;无病原菌的试管苗留作基础种苗;至少一个生长季节;经遗传稳定性鉴定后工厂化快繁用。

该技术是目前马铃薯茎尖脱毒的一般程序,但存在不少缺点:

1、脱毒周期长、环节多,要经过热处理使病毒钝化,茎尖剥离以后进行愈伤及成苗培养,获得脱毒苗以后还需要进行稳定性鉴定。

2、对技术和设备要求高,需要解剖镜,茎尖剥离的操作很细致,茎尖不能过大或过小,过大脱毒率低,过小不易成活,一般要求0.1-0.3mm,带1-2个叶原基最宜。

3、脱毒苗可能发生变异,茎尖剥离后的愈伤培养会在培养基内加一些激素,分生组织受这些激素影响可能会产生遗传变异,并且马铃薯茎尖细胞小,有可能遗传物质不完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马铃薯茎尖脱毒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马铃薯茎尖脱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将需要脱毒的原原种进行田间播种;

A2、植株生长期常规管理;

A3、在现蕾或开花期从马铃薯地里筛选健康的植株,做好标记,较其他植株提前半个月收获,每株筛选个大,薯型标准和健康的种薯单独收获和贮存;

A4、种薯发芽后,剪取幼芽进行病毒检测;

A5、将检测健康的种薯,重新催芽后剪取大芽经酒精和升汞杀菌处理后,放于常规MS固体培养基上做成茎段苗;

A6、将长高的茎段苗,剪取上部三分之一高度保种,剩余三分之二进行病毒检测;

A7、病毒检测合格后,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快繁。

通过本技术可以在相对短的周期内获得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得到的脱毒试管苗健康,遗传基因稳定。因为材料为脱毒原原种,经过田间正向选择,脱毒率高,提高了脱毒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马铃薯茎尖脱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需要脱毒的原原种进行田间播种。

2、植株生长期常规管理。

3、在现蕾或开花期从马铃薯地里筛选健康的植株,做好标记,较其他植株提前半个月收获,每株筛选个大,薯型标准和健康的种薯单独收获和贮存。

4、种薯发芽后,剪取幼芽进行病毒检测。

5、将检测健康的种薯,重新催芽后剪取大芽经酒精和升汞杀菌处理后,放于常规MS固体培养基上做成茎段苗。

6、将长高的茎段苗,剪取上部三分之一高度保种,剩余三分之二进行病毒检测。

7、病毒检测合格后,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快繁。

表1

注: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本发明技术简化了茎尖剥离的步骤,显著降低了茎尖剥离技术难度,使再生植株由弱苗变壮苗,变传统多步骤成苗为一步成苗,成苗时间为20天左右(见表1),缩短脱毒周期约33.3%-60%,实现了从薯块到脱毒苗长周期变短周期的跨越;增加成苗率44%以上,改善了茎尖剥离成苗困难的现状;提高脱毒率36%以上,突破了马铃薯常规脱毒法PVS和PVM难以脱除的技术瓶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何卫,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何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22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