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空间坐标转换的工业机器人实时圆弧插补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2259.2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0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昊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生命之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国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6 | 代理人: | 陈永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空间 坐标 转换 工业 机器人 实时 圆弧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空间坐标转换的工业机器人实时圆弧插补实现方法,用于工业机器人高精度、高效率完成复杂动作。
【背景技术】
工业机器人实时插补是工业机器人运动核心技术之一,工业机器人的位置控制,通常采用示教再现的方法,即让机器人记住之前示教过的位置点,然后再重复这些位置点,因此,示教的位置点数越多,机器人运动越精确,但效率越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入了工业机器人实时插补方法。
工业机器人实时插补方法包括空间直线插补、平面圆弧插补、空间圆弧插补,其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工业机器人执行精度和效率,并且对工业机器人运动轨迹规划有很大的影响。工业机器人通常需要多轴、多关节联动,而多轴、多关节联动算法涉及到多坐标轴系统,属于高科技范畴,算法非常复杂,并且国外对我国技术上是封锁的,目前国内对于如何建立多坐标轴系统研究不多,由于算法复杂,难以应用到实际的工业机器人开发中,并且算法执行效率低、精度差,因此,如何找到一种既简单又高效的多坐标轴插补实现方法,成为了很重要的科研命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有效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实现快速插补、多轴、多关节联动控制的基于空间坐标转换的工业机器人实时圆弧插补实现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空间坐标转换的工业机器人实时圆弧插补实现方法,它包括步骤:
S1、通过示教确定工业机器人的要求位姿,机器人控制器通过通信端口获取示教盒提供的运动轨迹;
S2、机器人控制器的中央处理器经过运算,把所述运动轨迹转化为空间直线或者空间圆弧;
S3、机器人控制器的中央处理器经过进一步运算,通过坐标转换把所述空间直线转换为平面直线,把所述空间圆弧转化为平面圆弧;
S4、机器人控制器的中央处理器经过又一步运算,利用实时插补算法计算平面直线插补和平面圆弧插补;
S5、机器人控制器的中央处理器经过再一步运算,通过坐标转换把插补结果从平面结果转化为空间结果,得到示教要求的位姿;
S6、机器人控制器的中央处理器将最终得到满足示教要求的位姿通过通信端口提供给机器人运动机构进行执行。
下面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阐述: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将空间圆弧转化为平面圆弧的方法包括步骤:
S31)确定绝对坐标系o-xyz任意平面π中圆弧圆心坐标o′(x0,y0,z0),始点p1(x1,y1,z1),终点p2(x2,y2,z2),始点p1的正切量为
S32)在π平面上建立坐标系o′-x′y′z′,设定圆弧圆心在原点o’上,始点p1在o′x′轴上,正切量与o′y′轴同向,则圆弧是为以原点o’为圆心在平面o′-x′y′上的逆时针圆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生命之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生命之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22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屏显示支付终端
- 下一篇:用于客观地表征医学图像的方法和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