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装置及其联线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2398.5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9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颜光裕;刘又诚;徐子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02 | 分类号: | H04L12/02;H04L12/26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72003 | 代理人: | 赵根喜,吕俊清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装置 及其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网络装置及其联线检测方法。更具体而言,本发明的网络装置及其联线检测方法,可于USB网络控制器于建立无线网络联线时,检测USB运作模式与无线网络联线是否会互相干扰。
背景技术
通用串行总线是目前各种电脑周边设备中,最为广泛运用的输入输出接口规格,其最大的特色是支援热插拔(Hot-Plug)、即插即用(Plug-n-Play)及高传输速度。其中,USB无线网络控制卡为常见的应用之一。
而随着网络技术发展,无线区域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也越趋快速,目前无线区域网络的传输速度已逐渐进入Gbps(十亿位元/秒)的层级。此时,采USB2.0规格传输数据的无线网络控制卡,由于其数据传输速度最高仅480Mbps(百万位元/秒),因此,在实体介面数据传输速度不及网络传输速度的情况下,将会导致数据传输速度的瓶颈。据此,目前已有无线网络控制卡引入USB3.0规格(最高数据传输速度5Gbps),以提升整体数据传输效率。
然而,由于USB3.0规格的总线操作时脉为2.5GHz,因此,其数据信号于物理传递所产生的辐射以及藕荷,将会对使用2.4-2.6GHz频段附近进行数据传递的无线网络(如802.11b/g/n)产生严重的干扰,如此一来,当使用者欲将USB无线网络控制卡以USB3.0的规格传输数据,并同时与使用2.4-2.6GHz频段的无线网络通信时,其将无法较有效地完成整体数据的传输。
有鉴于此,如何于USB无线网络控制卡与无线存取点建立联线前,先行检测其USB数据传输规格与无线网络频段是否干扰,进而改善数据传输效率,确为所属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前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装置及其联线检测方法,其主要用以检测使用中的USB网络控制器的数据传输规格是否与使用者欲联线的无线网络的频段产生信号上的干扰,并于判断可能产生干扰时进行相应的调整。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装置,与USB网络控制器连接。网络装置包含输入输出接口以及处理器。输入输出接口用以接收网络联线需求。其中,网络联线需求用以决定USB网络控制器与无线网络存取点的无线网络联线。处理器用以根据网络联线需求判断无线网络联线的网络联线频段,并于判断USB网络控制器的第一USB运作模式的操作时脉与网络联线频段冲突后,将USB网络控制器的数据传输模式由第一USB运作模式切换至第二USB运作模式。
本发明更提供一种用于网络装置的联线检测方法。网络装置与USB网络控制器连接。联线检测方法包含下列步骤:(a)接收网络联线需求,其中,网络联线需求用以决定USB网络控制器与无线网络存取点(Access Point)的无线网络联线;(b)根据网络联线需求判断无线网络联线的网络联线频段;(c)判断USB网络控制器的第一USB运作模式的操作时脉与网络联线频段冲突;(d)令网络装置根据步骤(c)的结果,将USB网络控制器的数据传输模式由第一USB运作模式切换至第二USB运作模式。
在参阅图式及随后描述的实施方式后,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便可了解本发明的其它目的,以及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及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网络装置的网络连结关系示意图;
图1B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网络装置的示意图;以及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联线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网络装置
10 网络联线需求
11 输入输出接口
12 第一数据传输模式
13 处理器
14 第二数据传输模式
2USB网络控制器
3无线网络存取点
30 无线网络联线
30’无线网络联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来解释本发明内容。然而,本发明的内容可通过以下实施例来解释,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必须在如以下实施例中所述的任何特定的环境、应用或方式方能实施。因此,以下实施例的说明仅在于阐释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在以下实施例及图式中,与本发明非直接相关的元件已省略而未绘示,且绘示于图式中的各元件的间的尺寸比例仅为便于理解,而非用以限制为本发明实际的实施比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23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