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端到端补丁自动化和集成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2414.0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5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S·A·巴赛特;R·加格;A·格普塔尔;黄海;M·F·M·费罗兹;S·拉维尚德朗;M·K·尼恩盖亚;唐春强;M·维斯瓦纳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5 | 分类号: | G06F9/445;G06F9/45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张亚非;于静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端到端 补丁 自动化 集成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自动修补计算机系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判定计算机补丁是否可用于客户的计算机系统;
判定所述客户的补丁管理策略;
根据所述判定的补丁管理策略判定所述客户的补丁窗口;以及
在所述判定的补丁窗口上引导将所述计算机补丁应用到所述计算机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判定所述补丁窗口包括:
在与所述客户关联的列出补丁严重性级别和相应的补丁窗口的表中搜索项;
判定所述计算机补丁的补丁严重性级别;以及
将所述客户的所述补丁窗口设为与所述判定的补丁级别匹配的所述列出的补丁严重性级别的补丁窗口。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判定所述补丁窗口包括:
在与所述客户关联的列出补丁严重性级别和相应的补丁窗口的表中搜索项;
判定所述计算机补丁的补丁严重性级别;以及
从所述计算机系统检索数字水印;
根据所述检索的数字水印内的类别判定补丁偏移时间;以及
将所述补丁偏移时间添加到初始补丁窗口以产生用于所述客户的补丁窗口。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判定所述补丁偏移时间包括:
在与所述客户关联的列出类别和相应的补丁偏移时间的第二表中搜索项;以及
将所述补丁偏移时间设为其类别与水印中的所述类别匹配的所述列出的补丁偏移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所述类别包括开发类别、测试类别,以及生产类别。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判定所述计算机补丁是否可用包括使用本地接口应用编程接口查询外部补丁通知服务器,以判定所述计算机补丁是否可用于所述客户。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引导应用所述补丁包括:
指示外部变更管理系统针对所述客户打开变更请求以便应用所述计算机补丁;以及
通知所述变更管理系统所述请求已被批准。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使用本地接口应用编程接口通知外部变更管理系统所述计算机补丁已成功应用或在应用所述计算机补丁时出现故障。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引导应用所述计算机补丁包括:
根据所述计算机补丁产生与外部补丁服务器兼容的补丁脚本;以及
使用与所述补丁服务器兼容的本地接口应用编程接口将所述补丁脚本发送到所述补丁服务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判定所述计算机补丁是否可用于所述计算机系统包括:
在与所述客户关联的列出要忽略的补丁的表中搜索项;
判定可用于应用的计算机补丁的名称;以及
如果所述名称与所列补丁的名称不匹配,则判定所述计算机补丁可用于所述计算机系统。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计算机系统为虚拟机。
12.一种用于自动修补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的方法步骤的装置。
13.一种提供自动修补的计算机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接口应用编程接口、自动修补程序、以及至少一个客户修补策略,
其中所述接口应用编程接口包括与外部补丁通知服务器通信的第一接口例程以及与外部修补服务器通信的第二接口例程,以及
其中所述自动修补程序使用所述第一接口例程判定补丁是否可用于客户的计算机,以及使用所述第二接口例程根据所述客户的所述客户修补策略将所述补丁应用于所述计算机。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计算机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被配置为在自动模式下执行补丁通知、变更管理、修补和修补后运行状况检查的功能中的至少一项,以及在半自动模式下执行操作以排除在所述自动模式期间执行的功能之一。
15.根据权利要求13的计算机系统,其中所述客户修补策略指示将根据补丁的严重性级别在不同的补丁窗口上将补丁应用于所述客户的计算机。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计算机系统,其中所述补丁窗口以与正在修补的所述计算机系统的类别关联的偏移时间被偏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未经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241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